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note. 攝影採光

cross processing: 交叉顯影,正沖負,把幻燈片用 C41藥水顯影
最好曝光過度,常需要將軟片感度提高一級,且做包圍式曝光。

push processing: 增感顯影,延長顯影的時間




terminology:

acetate: 醋酸膠質濾色片(置於燈光前,變色用)
ambient light: 現場光
available light: = ambient light
back-projection: 以幻燈機投影到可透光銀幕製造背景的系統
barn-doors: 活動四葉片,控光用
boom: = K架
brolly: 反射傘
CC filters: 色彩校正濾鏡
continouos lighting: 持續光
diffuser: 光擴散物,ex: 描圖紙
effects light: 效果燈,強調被攝體某一部位
fill light: 輔助光、補光
fish fryer: 超大型柔光罩
flash head: 閃光燈頭
flag: 檔光板
flouorescent light: 螢光燈,日光片拍出來會偏綠
fresnel: 置於鎢絲燈前的聚焦鏡片
giraffe: = boom
gobo: 遮光片,有不同的鏤空以投射不同的陰影
HMI: 日光型弧光燈,持續光源,日光色
honeycomb: 蜂巢
incident reading: 入射式測光表讀數
key light: 主光
kill spill: 大型遮光片
light brush: 光筆
light tent: 圓錐形半透光採光
mixed lighting: 混合光源
modeling light: 模擬燈
monobloc: 單燈
multiple flash: 多次閃光
perspex: 壓克力,可柔化光質
ringflash: 環形閃燈
scrim: 紗質擴散物
snoot: 圓錐形束光罩
softbox: 柔光罩
spill: 散射光
spot: 聚光燈
spot meter: 點式測光表
swimming pool: 大型柔光罩
tungsten: 鎢絲燈
umbrella: 反射傘

movie. 亂步地獄





根據江戶川亂步的小說:火星的運河、鏡地獄、芋蟲、蟲,改編成而的四部短片連作。

我覺得這部片充分地展現了日本人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變態特質,譬如說《鏡地獄》裡面的繩縛之後滴蠟燭,《芋蟲》裡面那種極為黑暗、幽怨、殘忍的愛情。


《火星的運河》我沒看懂,除了沒聲音之外,敘事上刻意的跳躍也讓觀影者只留下某些印象,像是某場惡夢中某個赤裸的女人被赤裸的男人狠狠毆打。這一段很短,比較像序曲或是007片頭畫面之類的功能,後面的三段也延續著「惡夢情境下的男女與暴力」這個脈絡。

《鏡地獄》是敘事上相對來講比較標準的,年經俊美的製鏡師使用非常具有民族風的方法:迷魂鏡,謀殺了他身邊的三個女人,整個氛圍是陰險、不倫、SM、病態的,我想原作應該是由鏡子開始發想,延伸至鏡中世界,最後因而組織出一場謀殺,有點《來自魔界》的味道。

《芋蟲》是更黑暗病態的,在某座孤島上有三個人,一名美艷的女子,照顧著毀容且身體很多部分被切割下來保存在福馬林裡的男子,松本龍平則迷戀著那女子。隨著劇情的推展,人物不斷地彼此殘害著,最後是松本龍平也鋸了那女子。

《蟲》有一點超現實主義的感覺,和《芋蟲》的連結在於福馬林,《鏡地獄》裡面明智小五郎的妻子坐在輪椅上的樣子,也連結到此段中。與人接觸就會如蟲子在身上爬的某司機,意外掐死了某女演員,然後開始想讓她不腐爛...

淺野忠信重複出現在四段影片中的面孔,則為原本獨立性極高的的影像產生了更多的聯繫,雖然我會覺得在《蟲》這一段才看得出他的演技,演出了那種因怪病而自卑、不小心殺了人但用了蠢方法去彌補的感覺。松本龍平的面孔還滿適合演變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