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

news. Yes Nukes?







WNYC 對 nuclear power 做的一次辯證性回顧。
http://www.onthemedia.org/transcripts/2007/09/28/04

this thing that was feared because it was risky is now feared less because there's a new risk, global warming, that is not only risky, but the risk is uncertain, and uncertainty is scarier [LAUGHS] than a certain kind of risk.

That is, as long as you don't rent The China Syndrome.

雖然說,china syndrome 裡面可能也摻雜了對核子工程的錯誤認知,但我也覺得把資訊公開化是採用這種能源的必要措施。雖然大多數採取這種能源的國家都有想搞核彈的企圖(也因此資訊刻意被封鎖)。

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movie. Otto e mezzo - 八又二分之一



『......』

沒想到在電影的領域中都可以感覺到卡爾維諾、米蘭昆德拉那種現代小說的敘事方法,跟卡爾維諾應該是比較像的,因為昆德拉我比較看得懂 :p

跟 Antonioni 的 close-up 比起來,Fellini 的這部片絕對更跳,整個很後設小說的處理方式,主角是個導演要拍某一部戲,為此,他找了許多人來到拍攝地點,而劇中的導演又彷彿跟那些前來參與的女演員有些曖昧的地方,而為了拍這部片,他幻想著一些場景,一些關於童年時對家庭、宗教生活的回憶。

基本上這部片成為展示電影幻覺藝術的某種標竿,劇中的導演讓劇情重現了個人情感生活的糾結,而 Fellini 彷彿又站在另一層的觀看角度呈現著一個電影導演所思考、處理、耍弄的各種事物,片中有個編劇不斷地批評導演的不切實際、缺乏真實感情,而劇中導演也藉由他的電影自嘲他的不懂得如何去愛,以及某種程度上的優柔寡斷、無法埋葬任何東西。



想要解讀這部片可以是篇碩士論文,如果要寫得更深入,加進 Fellini 及同時代義大利導演的其他作品、該時代的思潮等影響這部片之所以拍成這樣的各種因素,我想是夠寫成一篇博士論文了。這絕對不是拍給茶餘飯後有點閒錢想找娛樂的人看的片,這部片是真正帶有文學內涵的藝術電影。

相較之下,台灣那些被罵到臭頭的所謂『藝術片』及電影導演們,根本不算什麼,就我看過的中港台三地的電影,再怎樣都是奠基於寫實立場的,王家衛的片在劇情上並不算有多少破格,他總是講很淺顯易懂的故事,然後藉由杜可風、杜篤之、張叔平等人在做出那種緩慢而自我耽溺的華麗影音。

蔡明亮的拍法也很暴力,把觀眾晾在那邊,然後安排事情在漫長而略嫌乏味的時間結構下發生,劇情上也並不算太複雜,只是他把時間和事件的組織方式表現得很空洞,藉以反映他所觀察到的台北都市氛圍,天邊一朵雲已經算是他向商業化靠攏的熱鬧搞笑型作品了。

楊德昌的片越到後來越像是精密運作的辯證展示機,早期就已經帶有某種批判中產階級的味道,越到後來節奏越快,說的話越多,我覺得他後來的片子比如獨立時代、麻將、一一,其實如果在今天上映是撐得起票房的,因為不管是節奏或劇情,都是用很淺顯的語言、故事在敘述,只是他把這些技巧拿來做個人色彩及濃厚的社會批判分析。


不過在表現法上,8 1/2 的黑白攝影真的拍起來非常的美,感覺起來裡面的衣服也是 Armani 之類的廠商贊助的吧,許多場面直接抽出來放在時裝雜誌都沒問題,基本上這部片用黑白是比彩色更適合的,藉此抽掉了觀眾被色彩的注意力,而專注於人物間的思緒流轉,一起墜入某種混亂、情緒,更像是夢境,或迷。

雖然說聲音的部分感覺起來都是事後配的,但安排樂隊、樂團在劇中出現並順便負責了該場景的背景配樂,是很有趣的手法,華格納女武神好像大家都愛用。

之前看賈柯樟的某部片,那時候問他是不是拍得有點浮光掠影,他說就是要故意做成那樣。8 1/2 看起來也像是某種浮光掠影,關於一個導演,他拍電影的方式、他和眾多女人間的情感、他的童年回憶、對於家庭、對於宗教、一些幻想、以及到最後某種呈現圓滿的意圖。我想,每個導演多少都希望有機會能拍這麼個人化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