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movie. my play ground



比想像中好看的紀錄片,如果對 parkour  不熟的話,光看那些動作就很嗨了。雖然早在2001年盧貝松監製的企業戰士就有拿這個次文化來當梗,但這部丹麥片則是從比較生活化的觀點,讓觀眾更能去體會到 parkour對參與者的生活哲學意涵。我特別喜歡那些丹麥建築師和都市計畫官員談論 parkour的論調,雖然不知道是說來漂亮的官腔還是他們真心相信自己所講的,但他們至少真的蓋了一座parkour 專用的公園!

出場的主要人物是丹麥的一個 parkour 團體,女性在 parkour 運動中算是少數,參與者看起來也都還算年輕,片中也有和美國、日本、中國的 parkour 團體接觸的部份。我覺得台灣是很需要 parkour 精神的地方,這個島快要變得跟日本一樣保守,至少媒體愛大驚小怪與假道學的程度已經讓人覺得低能。

Mr.Jamie 曾提到創業如同 parkour 的觀點,片中的哲學家、建築師也都不將 parkour 當成只是空翻或爬牆的肢體活動,我覺得這項活動背後有種很迷人的 hacker 精神,在城市的空間被財團、政客、或某些笨建築師逐步操弄腐化之餘,展現了一種很草根的力量,將人類行動的自由重新奪回手中。

parkour 必定是關乎哲學與生活態度的,設計師/建築師或許不用像是某人一樣會打拳擊,但萬一在設計教育中加入 parkour 為必修,或許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精彩的作品。parkour 也不是單純的操自己的身體而已,愚蠢地意氣用事,跟有計劃地挑戰自己,畢竟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

movie. the rain + place



不曉得是因為終於可以這麼近距離的看到舞者的表情、或是音樂跟動作藉由影片的形式搭配得更密切,還是忽然變聰明了,我好像開始看懂這些抽象的動作—舞蹈。

藉由觀看別人肢體動作,間接想像著自己做出那些動作,想像那動作的難度、意涵、身體的張力,最原始舞蹈不是舞者的專利,是每個在部落中的人都能理解並參與的行為,或許早在語言被發明前,人們就已藉由這些身體的動作彼此傳達著什麼。以如此接近的視域看著螢幕上的身體在空間中,收縮或迴旋,魔幻寫實無所不在的雨讓身體的線條浮現於薄衫之下,好像也感受到了舞者所欲藉身體表達的情感:悲傷、愛、挽留、突破、親密、邂逅、釋放等等。肢體與音樂的搭配,超越了巴別塔以來所佈下的語言限制,瑞典或台灣,人類所面臨的情緒充滿共通點。

place 兩位老人家則更充滿了生命的層次感,音樂也很棒,白地毯與桌子所象徵的似乎是家庭的隱喻,兩人之間的吸引、模仿、爭執、互動,無論是像在fighting的單人部份,或是兩位老舞精一起尬舞,肢體間的搭配都讓人有像是聽相聲想拍案叫絕的衝動。用文字怎麼能表述一場舞呢?

place 剪接的痕跡比較明顯,雖然不影響觀賞經驗,但似乎不剪會更具有真實張力。舞蹈電影對觀眾而言最好的部份就是終於能看清楚舞者的表情,聲音與視角的表現也能被導演處理得更細膩,尤其是肢體間互動的特寫,似乎讓看懂舞變成一件比較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