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movie. Holy Motors/花都魅影/神行車行





Leos Carax 作品,像是夢一樣。

如果楊德昌的電影是用左腦組裝起來的精密機械,充滿話語、辯証、理性、快節奏的,像是黃心建的裝置藝術;那 Leos Carax 的這部片則是右腦潑灑滲透成的水墨,emotional,音樂與影像只是催化劑,語言的內涵不是那麼重要。

我覺得他想談的是電影這種形式的本身,像是盧米葉兄弟年代的早期錄像不斷地穿插著,有點像是昆德拉的小說,這算是所謂的後設嗎?戲中戲中戲。觀眾意識到自己在觀看一個文本(一齣電影),電影刻意地不再強調那種沉浸式的幻象體驗,而是在九個短篇間一再地抽離 ,反應的是電影製作的真實,直到最後車子間的對話的魔幻寫實,再度破除電影製作的真實性。

撩撥著真實與欺騙,但每個片刻卻都充滿感情,第一幕的乞丐、第二幕的體感捕捉+3D動畫、第三幕的 Mr. merde、第四幕的青少女父親、第五幕的殺人滅屍、第六幕的槍殺銀行家、第七幕的瀕死老人、第八幕的老友重聚、第九幕的黑猩猩家庭。

某種程度上,或許該說 Leos Carax 也算是奸巧的編劇,因為無法對某個議題做出長篇的論述,或者並不想再玩新橋戀人那種有點濫情的收尾,乾脆玩起夢境集錦。跟王家衛的憂鬱深情小上班族一樣,Leos Carax 心裡也有固定的 Persona ─ 髒髒的街頭狂人。大概跟法國與鐘樓怪人的淵源牽連在一起,新橋戀人的男主角、Tokyo! 裡面的 Mr.Merde...

法國是因為這些狂放的角色才讓人心裡嚮往,而電影則因為提供了這些短暫而充滿情緒的片刻才更顯得療癒。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視覺搜尋 (visual search)



視覺的歷程[1],源自於眼球接收到外界光線刺激、透過視網膜將光學訊號轉換成神經訊號,由於視網膜只在中央小窩 (forvea) 附近(約為視網膜中心5° 範圍)有最高的解析能力,人們觀看事物時,眼球常需要以跳躍移動 (saccade) 的方式在目標間移動與凝視 (fixation)。其中,因跳躍移動的方式可達每秒900°,是人體能產生的最快運動,因此在目標間的移動時間約只需要20100毫秒。

因此,過往學者以視覺陣列進行搜尋任務時,所談論的「顯示範圍」並非項目之尺寸大小,或陣列顯示範圍的大小,而是指項目的「數量」[2]。目前已有兩種搜尋模式被確認[3]

1.       平行搜尋:干擾物的數量,不影響受試者找到目標所需花費的時間。
2.       序列搜尋:受試者找到目標的時間,隨干擾物變多而增加。

此外,實驗的結果顯示,視覺物件主要有四種不需注意力介入就能輕易分辨的基本特徵 (basic features)

1.       線段走向 (orientation, 例如垂直、水平)
2.       顏色
3.       運動(方向或速率)
4.       大小(粗細、長度、空間頻率等)

當每次只操弄一個特徵,且干擾物與目標物的基本特徵相差越多,越容易呈現平行搜尋的結果。另外還有一些比上述四類特徵稍弱的次要特徵,分別是:亮度改變、明度對比、立體深度差異、對齊 (vernier offset)、線段端點數、是否為封閉型、拓樸形差異、曲線曲度、長寬比例等。他們會改變受試者找到目標的時間,但傳統上仍視為平行搜尋。

        若目標物與干擾物差異由兩種以上的基本特徵組成,則會造成結合搜尋 (conjunction search) 的情況,因需涉及注意力資源之使用,故屬於序列搜尋的範疇,搜尋時間隨干擾物增加而變慢。



[1] 視覺心理學, p41, p192
[2] 認知心理學, p.162
[3] 視覺心理學, p.199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quotation memo


"Immature poets imitate; mature poets steal; bad poets deface what they take, and good poets make it into something better, or at least something different." ...T.S.Eliot




"Watch your thoughts,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they become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they become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Watch your characte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Margaret That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