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dance. 春鬥




今年雲門2的春鬥總共有四支舞:羽化、變、身‧音、鳥之歌。
對我而言的喜愛順序,應該是:身‧音 >= 羽化 > 變 > 鳥之歌。

這麼說來還有點諷刺,被拿來當主打的《鳥之歌》,反而讓我一度短暫恍神,林大師在玩故事性不強的東西時,好像表現得也還好嘛?!要比實驗性,《變》裡面把極微主義音樂和舞蹈動作來互動還比較有變化性,當然可能只是我程度較差,不但不懂林大師挑戰舞蹈動作只能用跳來表現的創意,反而看得一度睡著。

《變》在動作上和音樂的互動是很有趣的,但最讓我反感的地方也在音樂—太 hardcore了。尤其是到最後,音樂的部分讓人聽得很煩。不過整體而言是很有趣的,刻意去做出一種機械性,在節拍的頓點時加強動作,有點像是古典派的人下來跳熱舞。

羽化則是畫面最有意思的一支,三小塊的深色紗面,各由兩個舞者對立撐著,然後三對男女舞者下去錯綜肢體。紗面想必是蛹的象徵,時而撐張、時而卷曲、將舞者包覆於其中,或者在某一段則成為更明顯的蝶型。

《身‧音》做的東西,讓我想到之前在當代藝術館看到的某個展,但舞蹈人畢竟有能力把肢體的能量做得更精緻。藉由特殊設計的舞衣。刻意或不經意地讓他們在舞動肢體的同時發出聲響,越到後面的服裝和表演強度都越強,譬如SM女王、雙人手風琴小丑、或者後面背了數根長天線的傢伙。SM女王無疑是最搶戲的,第一夠吵,第二我覺得頗能引起低級趣味;但雙人風琴小丑的部分其實比較能感覺到一些比較細微的幽默。謝幕的時候,應該很多人都在看那個背後長天線的人要怎麼鞠躬...:p


不過這次的節目冊沒有讓人—出於同情、贊助的立場之外—想買的動機,現在的文化產業,也逐漸學起了娛樂產業塑造偶像的行銷風格,但把舞者的照片拍得很漂亮,講他們之前如何刻苦或離經叛道,觀眾會因為這樣而深受感動而怎樣嗎?至少我想買節目冊是會想看到一些其他人對這場舞的詮釋,一些幫助理解舞作的指引,而不是看得到吃不到的俊男美女照片。買便宜票進場的觀眾,應該都跟我一樣看不出台上的人長得怎樣吧,就只是群人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