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

movie Quadrophenia


197x年的英國應該是個藥物氾濫而狂飆的年代吧,本片發行於1979,但唱片早在1971年就發行,跟 Stanley Kubrick 的 "A Clockwork Orange" 同一年。而在1979,另一部當代更有名的經典 Pink Floyd "The Wall" 發行專輯,並於1982年被拍成電影。這三組作品互相指射,有心人應該可以拿來寫學術論文吧,然後加一點現代性對人的異化、藥物對人的倫理辯證、教育制度的僵化以及各項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長篇大論寫不完。我覺得到1996年的 Trainspotting 都有點續集的味道,只是配樂換成了90年代的歌手,電子味更重,而非70年代前輩們那種 hardcore 的老搖滾。

音樂電影雖然不少,但由音樂創作者來主導電影拍攝意念的,我目前只知道 the wall 和 quadrophenia 兩片。the who 的 Tommy 雖然是創舉,但對現在的我而言實在是消化不良。

相對於 the wall 的具有許多抽象概念,Quadrophenia 是很白描寫實的,如果單獨來看的話,或許會被劃到 YA片的範圍內,但過了三十幾年後,已經蛻變成極具歷史價值的 YA片,尤其是想感覺 Mod 到底是什麼意思的時候。或許故事是很簡單、甚至帶有某種回首少年青澀的味道,但配上 the who 的音樂後,反而像是在看一組連貫的 mv,就算聽不懂那口音極重的的英國腔和俚語,還是看得懂整部片,而Qudrophenia 專輯的歌詞,就是劇情的主要腳本。

在25歲以前,聽搖滾樂就像是呼吸一樣自然,但隨著年紀逐漸增加,涉入社會的程度加深,是否能持續聽/唱大量憤怒激情的旋律,可能就看個人造化了。3J死於26,Kurt Cobain 撐到了27,在某種程度上是幸運的,或者是他們故意的,因此則不需擔心創作失去力道與高度。搞搖滾不比搞文學有機會細水長流,而是個個都要像張愛玲那樣出名趁早,如果不能趁早,可能就會被社會現實沈重的生存壓力給腐蝕掉了。除非改行進 jazz ,但我好像還沒聽過有人搖滾不行之後能在 jazz 的領域混出名堂的。

片尾,主角發現了原來在 Mod 裡面看起來混最大的 Ace,在現實生活中也不過是個在門口拿行李的 bell boy,於是幹走他帥氣的 scooter,然後一路騎到讓他的一切開始帶賽的海邊小鎮;最後一幕是那台摩托車衝出斷崖砸個粉碎。Say goodbye to youth.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