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1日 星期六

dance. 2009 雲門公演






節目單:

1.《流雲》
以馬勒「第五交響曲」入舞,從太極出發,輕柔飄逸,是十多年後,以太極導引動作為靈感的舞作《水月》的「母親」。

2.《行草》與3.《狂草》
以書法為靈感編作的「行草三部曲」的系列之作,是雲門舞者長年浸淫書法、武術的成果,也是林懷民的巔峰之作。

4.《水月》
由「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汲取靈感的詩意之作,被譽為「二十世紀的經典」。

5.獨舞《輓歌》
舞者以長時間的原地旋轉,表達對逝者的悼念,對蒼天的抗議,撼人的張力,感動無數觀眾。

6.《花語》
使用巴哈音樂入舞,八萬片花瓣帶來繁美的感官震撼,是林懷民2008年最新力作。


我最喜歡的還是水月吧,很容易看到一些東西,懂不懂是另一回事。肢體表現很直接而豐富的獨舞,人的肢體成為另一種柔軟而流動的物件,在舞台上綻放、擴張、旋轉。狂草和行草也都很帥,只是或許已經看多了行草那種玩長袖的表現模式的梗,所以狂草的張力比較吸引我。林懷民好像比較喜歡讓男舞者飛離地面?

輓歌對跳的人必定是一大考驗,看得人都快頭暈了,裙子再這齣舞裡不可避免地成為最重要的元素,裙擺隨著旋轉的速度而上下起伏,裙腳被高高拉起、抱緊,而手臂則是另一個充滿張力的元素。

花語像是臨老入花叢的作品,色調、題材、手法都異常地輕快鮮艷,男舞者的屁股在一開始的時候扭很大。看起來像是以春天為時空背景的多線敘事大圓滿愛情輕喜劇。最後上台的某個伯伯大概才是最經典的吧。

流雲不是我的菜,太和緩,比較像是熱身操、收心操之類的。

舞蹈跟建築的共通點,大概都在於抵抗地心引力,跳得再高也都要落下。然而舞蹈的美就在於一個個動作變換的瞬間,肢體所呈現出的超乎人的屬性,走、跑、跳、揮舞、扭動、對位、快慢、高低、前後、爆發性,是稍縱即逝的。什麼動作都可被編入現代舞,抽象,藉由肢體呈現出某種曖昧的符碼,刺激觀者的情緒。

所以,輓歌為表達痛苦,讓舞者從頭旋轉到尾,加上掙扎的手勢、披頭散髮;花語粉嫩色系的各種視覺元素,以及男女舞者輕快跳動、互相聯繫的肢體,無疑在傳達愛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