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flim. Fauteuils d'orchestre. 巴黎不打烊



翻譯總是語言間有趣的問題,雙關語更是麻煩,字典上的 fauteils d'orchestre 至少有兩個意思:1. seat in the front, 2. the orchestra. 這跟才是跟全片多線敘事的背景配得上的片名,不過這至少比根本不在巴黎的巴黎拜金女翻得好一點,雖然我會覺得,這部片其實並不是要主打巴黎的浪漫之類的 cliché,溫馨收場僅是他們的一種類型,就像好萊塢喜歡在結尾靠大決戰殺光敵人一樣。我反倒覺得,片中有很多地方在嘲諷巴黎的做作面,最明顯的是藝廊老闆兒子的觀點,而他本身也是個矛盾人物。

這部片會被提名最佳剪接不是沒理由的,導演意圖呈現的是以某家顧客包羅萬象的平價 café 為中心,再藉由這些顧客們(les Parisiens)來帶出他們各自的問題、交集、以及不可免俗的溫馨結尾。採全知視點,來自外省的女孩則是各段故事間關鍵性的串場人,所以她遇到了不想繼續靠學院式巡迴演奏過生活的鋼琴家(和他老婆)、年老而想拍賣掉自己所有收藏的藝廊老闆(還有他的情婦與兒子)、將退休的飯店的領班、躁鬱症(或稱循環性精神疾病)的女演員...這印證了海明威對巴黎的評價:流動的饗宴。事情不斷地在發生著、流轉著、被經歷著。

片頭,女孩的祖母不斷重複著她因為喜歡奢華而到麗池飯店打工的故事,因為她沒有錢但想享受那種氣氛,所以她找了一個奢華的地方呆。而這樣的事情彷彿輪迴般又在女孩身上被重新經歷了一次,於是她也去了法國最紙醉金迷的地方混了一圈。首先遭遇的就是咖啡店老闆有名的法式無理:為什麼不雇用女店員?不為什麼。C'est une tradition. 但後來還是讓她做了,不然就沒戲唱了。

鋼琴家對於自己像孔雀般在舞台上驕傲而愚蠢地表演已經感到厭倦,他想改變,但還是繼續彈鋼琴,只是要脫離這種太高雅的場面,而到醫院、或學校任何可以與聽眾更親近的地方演奏。可是他美麗而精明幹練的老婆似乎並不怎麼喜歡這個決定,她喜歡的就是那種感覺起來好像很高雅的氛圍。

藝廊老闆有一個年輕漂亮的情婦,她還曾經跟他兒子有短暫的一段。那個女是專門演情婦的嗎?Hors de prix 裡面她也是演情婦...然後他們父子之間有點問題。

女演員的表現還真的滿搶戲的,她把那種極為主觀且計較細節到有點做作誇張的感覺演得很好,片中她一直覺得自己在演的肥皂劇很白癡,並想爭取演某大導演 Simone de Beauvoir 的角色...

要退休的領班跟女主角的祖母是抱持同樣觀點的人,如果不能靠自己的能力來出頭,至少找份可以窩在自己喜歡的環境的工作,這樣也算是過了幸福快樂的一生。她比較像是諧星,會隨著耳機音樂的內容唱和表演,睡覺還會打呼吵得女主角只好上街遊蕩。


這部片子是對巴黎帶有戲謔諷刺的,藉由畫廊老闆的兒子口中,導演對大街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做出批判,並認為只有那些被包養的女人才會住在鬧區。然而他自己卻也和那種女人發生過外遇關係。

住巴黎,隨便一晚(還是一個月?)就要五百多歐,在路邊櫥窗裡的商品,隨便一個手套都五百歐。女主角在 café一個月的薪水,大概只能到對面店家吃一頓飯,這都是錢的問題,不找人包養的話要怎麼過生活呢?女主角潛入飯店被鎖住而上了天台,Tour Eiffel在遠處映照著巴黎街景是多麼的美,然後雨落下,無處可遮蔽,沒有錢在這個城市能怎麼辦?

貧富差距是全球化的問題,不是隨便一個巴黎人都會穿著 YSL 或channel 到處跑的,只是一般商業電影顧及觀眾胃口與期望時,或多或少順應一般人無知的刻板印象,繼續把巴黎塑造成浪漫無比的花都。這部片算是在這個票房傳統之下偷渡了一些對巴黎的批判在裡面,如果對應全片的脈絡:演奏家想下鄉、女主角最後也回鄉,這兩段是可以看做想離開巴黎的;而神經質的女演員最後榮獲導演的青睞、包養年輕女人的藝廊老闆最後和兒子和解,這兩段則可大概看成對巴黎生活的認同。

散場的時候我竟然聽到有人說:『跟我印象中的巴黎不太一樣ㄟ』......不然是要像 Bertolucci 拍的那樣隨便混就會有人找你回家 faire l'amour?要看那種純浪漫片應該去看 Julie Delphy 自導自演的新片 2 days in Paris。

這部片在講的實際內容比較傾向於人如何解決名利、親情問題,在小地方耍幽默以及在結尾弄個溫馨浪漫,也算是另一種傳統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