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concert.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





音樂一流,其他的部份就見仁見智。

原住民音樂被移植到國家音樂廳和西方交響樂團一起演出,就像是野生動物被抓到高科技動物園裡面被觀看,錯不在野生動物或高科技,而是動物園這種虛偽的存在;最慘的是那些感覺是拿來串場的影片,不像是吳米森或是陳龍男的手筆,比較像是隨便找個工讀生,用著不純熟的後製軟體和幼稚的編劇文筆拼裝出來的,加上那接近白目的拖戲powerpoint,都在讓整個參與經驗不斷打折。但單就音樂的部份來說,還是很不錯。

野生動物就是應該在山林裡,原住民音樂怎麼應該端坐在音樂廳?沒有像樣的營火和酒、沒有土地沒有風,生硬的台上台下互動,跨界的結合是很創新,但為什麼不是把整個交響樂團搬到山地鄉?以場域(主場優勢)來說,主體還是 NSO,而原住民音樂則是被消費的符號,錢不知道被誰賺走,如果可以藉此達到廣告效果在台東辦另一系列,或許就是雙贏了。

所以這是一場被「台北化」的原住民音樂會,原住民是賣點,一種新奇的、台北人所陌生的情調,然後成千上百衣冠楚楚的台北人一起手拉著手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圍著營火跳大概半小時的舞故事就結束了,那個畫面是壯觀而充滿異質混搭趣味的。

應該找一段時間親自去台東的南王部落(台東市南王里),那裡才是這一切的根源。



然後要幹譙一下國家音樂廳四樓被改壞的椅子,是因為怕後排的人把腳放到前排的椅背上嗎?椅背被加高但靠墊沒有加高,所以坐下去的時候很容易讓後腦撞上後來加高的地方。「國家」音樂廳的椅子竟然是這種水準,也太丟人現眼了吧。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film. Les amants du Pont-Neuf, 新橋戀人





Juliette Binoche 在這部片的表現非常厲害,大概是林志玲演活阿部定的那種程度,因此拿了好幾個 best actress。總覺得後面是一直可以帶著哀傷收尾,只是編劇心有不甘,拼命地想製造某種正面的最終印象。

視覺語言的梗鋪得很細緻,因此就算不明說觀眾也能體會到,譬如撕海報時眼睛的部份最後才被撕下、偷偷把錢箱挪近等,聽覺暗示的梗也很呼應,畫中拉大提琴的男孩到地鐵的大提琴聲、到地上的煙蒂與在尋找的人,打開鎮靜劑罐子的動作與下藥前的聲音。

從這片也看到很多後來的電影的梗,王家衛手持拍女子街頭狂奔、蔡明亮在街頭隨著背景音樂孤獨而甜蜜起舞的男女、鐵達尼站在船首乘風飛行;男主角的扮相直接讓我想到後來的鐘樓怪人音樂劇。而這部片上映於1991年。

片中的巴黎是很真實的,流浪漢、髒汙、無視紅綠燈的行人、脫序,19年來巴黎似乎不曾改變,La poste 的黃色箱型車、métro的紅底白字,貼磁磚一堆樓梯的地下道、貼海報的方式與框架、新凱旋門在當時已經建好、那些橋那些船一如以往。

當她的沉淪成為他的救贖時,那種關係會變得很奇怪,這又像是鐘樓怪人的脈絡了。她以為自己即將失明而墮落於街頭,斃了拋棄自己的情人,豢養一個自閉的愛慕者,彷彿沒有明天似的活著,直到聽見眼睛有救的消息,拋下愛慕者。重聚也未必是喜劇收場,不然那斷指就顯得無意義,或許兩人該一起沉入塞納河底,只是編劇顯靈,於是一起含笑航向大西洋。

去巴黎前嫌它將那裡拍得如此髒,竟讓玉女演瘋婦;回來後,這真是深入巴黎靈魂的愛情電影,比 Bertolucci 壓抑的 Last tango in Paris 更貼切,更是勝過後來一堆像是觀光局贊助的軟膩影像。


Switzerland-Germany-France,17日建築極簡旅行

[行前]

11月買1月底最便宜的機票已經不好挑,因為碰上年假前後的出國潮,最後買了雄獅開票的瑞航不同點進出(進:台北-香港-蘇黎世-巴塞爾;出:里昂-蘇黎世-香港-台北)。

因移動的距離不算遠又跨國,買國鐵票比較貴,只先買了兩張可自行印票的 TGV (Strasbourg-Paris, Paris-Lyon),其他票都現場買。

參考資料:
1. galinsky: 重要現代建築簡介,不是最新最多,但夠用。
2. TGV-europe: 不只查TGV,其他車種的班次時間也都查得到。
3. DB: 德國國鐵
4. 這次行程拍的照片


[行程]

Day.1. Taipei-Hong Kong-Zurich-Basel
Day.2. Basel-Ronchamp-Belfort
Day.3. Belfort-Strasbourg
Day.4. Strasbourg
Day.5. Strasbourg -> Baden-Baden
Day.6. Baden-Baden -> Triberg (@Schwarzwald = black-forest) -> Paris
Day.7~13. Paris
Day.14~17. Lyon


[親訪過的重要景點]
Basel: Mario Botta 的 Jean Tinguely museum(特推)、Renzo Piano 的 Fondation Beyeler、Zaha Hadid+Tadao Ando+ Frank Gehry+Alvaro Siza 的 Vitra園區。
Ronchamp: Le Corbusier 的神話,Notre-dame du Haut(宏香教堂)
Strasbourg: Notre-dame de Strasbourg, Petite France、
Baden-Baden: Friedrichsbad spa, Richard Mier 的 Museum Frieder Burda
Triberg: Schwarzwaldmuseum (黑森林博物館)
Paris: 到處,族繁不及備載。Pompidou center (Renzo Piano), pyramid of Louvre Museum (I.M.Pei), Institut du Monde Arabe (Jean Nouvel), Grand Arche de La Défense (Johan-Otto von Spreckelsen), La 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ominique Perrault), Parc de La Villette, Panthéon ...etc.
Poissy: Villa Savoye (Le Corbusier)
Lyon: 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ère, Gallo-Roman Museum, Parc de la Tête d'or
Firminy: Maison de la Culture+Saint-Pierre de Firminy (by Le Corbusier
Satolas: TGV station (by Santiago Calatrava)

[細節、問題、與檢討]

Day.1. Taipei-Hong Kong-Zurich-Basel

1. 坐12小時的飛機經濟艙是一種折磨,有帶拖鞋上去會稍微舒服一點
2. Zurich-Basel 是用瑞士國鐵的火車接駁,憑電子機票就可直接上車,不需另外買車票,進火車不驗票。我為了問票的事情錯過原本的班車,但沒關係,可以搭下一班
3. Basel 的主要語言偏德語,但法國的SNCF在此地有站(站名是Bâle),法國和瑞士的國鐵共用 Basel SBB 火車站,德鐵(DB)的在北邊,可搭大眾交通工具到達。
4. YH (Basel city) 就在 Basel SBB旁,易找,住會送一天的交通卷,可在Basel市區搭bus+tram暢行無阻
5. Vitra 嚴格說來不在 Basel,是在Weil am Rhein(過邊境後的德國小鎮),所以 Basel-Vitra 公車免費,Vitra-Basel 的公車要付錢,車上可找零。
6. Basel SBB 有旅遊諮詢處,可拿交通圖、景點圖,都算夠用,後來覺得這裡可以排個2~3天,可看之處很多。
7. Vitra 的導覽普普通通,但有參加導覽才可以進管制區,才能看到比較多的東西。在Vitra大概要放4小時以上比較愜意,附近還有不知道是不是安藤忠雄種的 Cherry Tree,春天應該很不錯。
8. Jean Tinguely museum 展的東西很逗趣(可以讓觀眾玩的拼裝機關),應該至少給2小時逛展覽。


Day.2. Basel-Ronchamp-Belfort

1. 這裡的冬天大概8點左右才有點天亮,之前都是冷黑的陰雪天,YH通常在7點半開始供餐,所以在那之前check-out會很辛苦。
2. 實際火車路線: Bâle-Mulhouse-轉車-Belfort-轉車-Ronchamp
3. Belfort YH(Residence Madrid, FJT)不好找,離火車站有一段距離,原本我想用換車的空檔先check-in放背包再去 Ronchamp,但因為再安全時間內找不到而作罷
4. 往Ronchamp要搭TER車種,班次不多,詳細的班次表可在當地火車站找到,也可以從 Paris Est 直接坐到 Belfort 再轉過來。
5. Ronchamp 是無人車站,附近鳥不生蛋,但往Notre-Dame du Haut 的指標還算清楚,大概是一段15~30 min 的山丘產業道路,不怕死的人可以把大背包丟旁邊的樹叢後藏好,門口賣票的地方有些寶可以挖
6. 餐飲店不見得會開門,最好自備預防萬一


Day.3. Belfort-Strasbourg
Day.4. Strasbourg

1. Belfort 個人覺得不需要花時間逛,Jean Nouvel 的Théâtre Granit 外觀普通,內部進不去,有點讓人失望。
2. 住 Strasbourg Ciarus,房間ok,但離火車站步行時間約30min,坐公車快不到哪裡去,公車票價單趟約1.60€。伙食c/p值普通,因為有對外營業,省錢吃法要去櫃台買餐券,不然計價方式會變貴。
3. Notre-Dame de Strasbourg 可付錢爬樓梯上頂部(非最頂),附近的La poste 可換旅支,會收手續費4.5€。Petite France 一帶很有歷史氛圍。
4. 歐洲議會好像不錯但有點遠,所以沒時間去。


Day.5. Strasbourg -> Baden-Baden

1. 在DB上面看到的票價比在tgv上看到的便宜,如果有辦法,應該全都跟DB買。同樣的距離(Strasbourg - Offerburg - Baden-Baden),拆開買比一次買貴。可先上車後補票,但要加收手續費2€。
2. Baden-Baden的地圖和公車路線可搭配google翻譯,在KVV的網站下載,當地資訊供應不夠好,自己分割列印帶去比較實在。公車到站會打字幕。火車站就有售票機,但不保證能正常運作,推薦上公車買市區一日票(24 stxxx 最便宜的票種),司機通常略通英文。
3. 當地唯一YH(Werner-Dietz-Jugendherberge Baden-Baden),下公車後沿路都有指標,白天去應該都頗好找,地點位於火車站和市區的中間,小山坡上,可付費吃午、晚餐,午餐比較好吃。
4. Friedrichsbad spa 堪稱一絕,需全裸進去,一週中有某幾天是男女混,大概16道流程,,為本地最大賣點,更有錢還可以付費在流程中接受按摩。去隔壁要穿泳衣的就遜了。底下的羅馬浴場遺址有開放時間限制,好像只開下午。在這邊至少花2小時以上。
5. 市區可逛之處很多(古城堡、美術館),此地至少花兩天以上比較夠。Baden-Baden official site
6. 原本擔心法國到德國的跨邊境火車會有問題,但其實還好,也忘記在邊境有沒有被要求檢查護照了(似乎有),基本上很平順。


Day.6. Baden-Baden -> Triberg (@Schwarzwald = black-forest) -> Paris

1. 黑森林火車路線的 起點在Offenburg,過 Triberg 之後比較有進入山區的感覺,但可能是季節不對,我只覺得像是加強版的阿里山,不覺得特別厲害,可能還是要開車走公路會比較有風景。Triberg 很觀光客,像是德國版的台灣三義,主打的瀑布不怎樣,coucou clock 功夫很厲害,但有點匠氣,Schwarzwaldmuseum 可以看到一些古怪的自動機械,還算有趣。
2. 黑森林蛋糕在從火車站走到市中心的路上會經過,英文blackforest cake就寫在招牌上,好吃與否見仁見智,2.9€一片。
3. 巴黎地鐵00:30為最末班,TGV到 Paris Est 之後一堆人開始在月台上狂奔,我後來用走的到YH,沿路還算安全。


Day.7~13. Paris

1. 前五晚住Jules Ferry,近 Republic地鐵站,交通方便;附近有很多家土耳其餐館和超市,飲食問題好解決;就是廁所浴室髒了點。不供應午晚餐。
2. 後三晚住Opps,難得有電梯,但房間牆壁漂亮但很小,附近似無超市(Gare d'Austerlitz附近有),免費提供電腦上網,交通還算方便。男女混住。
3. Navigo(以前的 Orange card)要找售票服務台買,最短期一次買一週,如果不喜歡Paris Visit 提供的優惠,還是Navigo 比較划算,通常買1~3區就很夠用(詳細網路圖。)
4. 樓梯一堆,打長時間走路者建議帶護膝去。
5. 有公廁不代表它能正常運作,商場有廁所但晚上七八點下班後就會鎖門,麥當勞大概是最穩定的,到後來一點都不覺得地鐵有屎尿味會奇怪。
6. 巴黎要看夠要花兩週以上吧,很多博物館進去要走完至少都要花一整天,鐵塔最好能找門路先買到票省排隊。
7. 從Gare d'Austerlitz的港口開始往上游有公立的遊船服務,私立的遊船導覽有些已改在Parc de La Villette上船,河港的上船位置不好認,最好預留半小時左右去找,開船的時間和地點也常變動。
8. 走在路上,尤其是草地上要特別注意腳下,很容易踩到狗屎。
9. Pompidou 旁有相對便宜的網咖,是影印店附設的
10. La poste 只有 Hotel de Ville 的那個可以換旅支,就在Hotel de ville 的建築體內,入口在旁邊,招牌不大。觀光區的 Exchange 換旅支的手續費有些快要10€。



Day.14~17. Lyon

1. 售票機只吃零錢,如果零錢不夠,一日票可跟公車司機買。
2. Lyon YH在山丘上,從vieux lyon的地鐵出來要走一段上坡才會到,但視野頗好。
3. 個人認為里昂的精華是在搭纜車上Fourvière的聖母院和羅馬遺跡+博物館,金頭公園的景色也不錯,市區的其他部份普普通通,croix-rousse 區的地道要等特定幾天有英文導覽時才適合去
4. Tourist center 在 bellecoeur 的摩天輪下,大眾化的資訊還算ok
5. Le Corbusier 在 Firminy 的那個區塊,可以從 Saint-Etienne Châteaucreux 車站轉電車到 Bellevue 搭公車直達,不懂的話可以問車站的旅遊諮詢處,bellevue 那邊有超市和麵包店可以買補給品。
6. La Tourette Monastery 最近在整修,只能看外觀,所以我就沒去了,交通不便。
7. Lyon 的 Cité International 雖然是掛 Renzo Piano 的名,但有趣之處似乎有限,基本上就是大型商辦區。
8. 從Lyon市區到Satolas,只能搭市區-機場的接駁公車到,在Part Dieu 前就可搭車
9. Hotel de ville 附近 (Rue de Romain的樣子)有一家Lonely planet 推薦的網咖,大概是台灣價位,便宜。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movie. Up in the air





好萊塢電影有一種手法是從奇妙的職業切入,shall we dance 是從遺囑律師,up in the air 則是從解僱公司,愛情都是兩者談到的議題,在本片嘲諷解僱公司時也成為極佳的軟化劑。

愛情與人際在影片中經歷一段辯證,主角找了外表成熟(白髮參差)而還算年輕的熟齡白人男性,做著超越白領西裝筆挺而收入豐厚的工作,過著單身無羈絆而享受自我的孤獨貴族生活,直到遇見另一個好似可以相匹配的女人,激情著曖昧著誤解著,甚至還說服了妹婿結婚,但結果只是像007一樣因故再次踏上孤獨的旅程。片頭那段快速剪接的打包、通關過程也都是很007的動作片拍法,這整個部份的意象也可以和西部片中,主角在夕陽時騎馬遠去的畫面連結,"I work/travel alone" 這樣的台詞也在很多帥到不行的男性電影形象中不斷出現。如果結尾是主角結婚或者就這麼定下來,或許會變成一齣徹底的喜劇,但反而會顯現出某種白雪公主式的俗氣。

對於「解僱他人」這件事的嘲諷是我覺得本片比較有創意的地方,公司甚至僱專人來解僱自己的員工,"I work for...pussies like Steve's boss who don't have the balls to sack their own employees" 如果直接翻譯成中文的話還真是髒得剛好。甚至連網路視訊裁員都出現了。專業解僱員對被解僱者描繪的各種婉轉修辭也被拿出來談,甚至做sop;這些都反映出美國社會某種務實而冷酷的職場環境,不講人情的裁員。然而問題是從未被解決的,只是讓人相對有尊嚴的被裁,或是更無情地被裁。這樣感覺又像是送行者了。最後安排了某人自殺使配角辭職,也停掉了網路裁員的發展,或許是編劇能做的最後控訴。

所以,原本篤信 hollow bag theory 且處於某種禿鷹式的職場環境的主角,歷經一段生存信念被動搖的過程,結果雖達到了1000萬英里的飛行里程目標,但帶著層次更複雜的心態繼續踏上旅程。真是頗完美的男性電影。


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Tour Effiel


Tour Effiel, originally uploaded by daliet.

法國的景點其實都帶有暴力的暗示,以 Tour Effiel 尤甚。即使它已成為巴黎或全法國的某種象徵物,但基地關係是非常衝突的,旁邊是以往巴黎古典風味的建築、廣場、庭園,水鳥棲息的池塘就在鐵塔的旁邊。然而拔地而起一座與周圍完全不相干的現代鋼鐵陽具,因強暴了視野而激怒著大眾,卻也因如此的怪異而聞名而受大眾膜拜,來巴黎觀光不登鐵塔,就好像少做了一件事,雖然排隊排半天冷得要死上去了,也沒有真的變得比較聰明或怎樣,只是享受某種短暫的、無際的、居高臨下的視野所帶來的虛榮。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轉錄] 如何抽雪茄



「你愈是專心在雪茄身上,雪茄能給你的快樂就愈多」——彼得·梅爾

  當你拿起一支雪茄,先肯定雪茄是在合適的條件下,檢查一下是不是太乾。雪茄是一種有生命的東西,需要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才能保證品質。一位老雪茄客說:一支『濕』好的雪茄,質地應該猶如勃起的陰莖,堅挺,豐滿,順滑,有些微的彈性,包葉葉脈均勻而清晰地浮起(那位老先生的那話兒有點奇怪)。從理論上說,雪茄需要保存在「雙70」的條件下,即:相對濕度應該調節在70%左右,溫度應該控制在70華氏度(大約20℃左右)。如果保存得當,據說有些在卡斯特羅取得政權 (1959年) 之前的雪茄依然保持著絕佳的風味和口感。


  拿起雪茄,你首先面臨一個剪口的問題。剪口的基本就是不要破壞茄衣(WRAPPER)。手工雪茄的首端(牌子的一端)是封閉的,你得用雪茄剪把這個密封頭剪一個切口,才能吸食。剪切的尺寸和力度,全靠你自己把握了 ——一般來說,切口的直徑應該掌握在雪茄主幹直徑的3/4。

  點火時享受雪茄的正式開始,最重要是避免雪茄點燃得不平均。點火的時候,橫著拿住雪茄湊近火苗,緩緩地旋轉一週,把雪茄預熱一下;然後再靠近火苗(你可以選擇放進嘴,但要保持雪茄橫放),讓它從邊緣至中央均勻地燃燒。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一面點一面吸,會吸入雜氣和熱流。

相反,你現在倒是應該輕輕反吹兩口,為的是驅除點煙時吸入的雜氣和熱流。待驅除雜氣和熱流之後,最好再稍事片刻,讓味道穩定一下,平衡一下。現在你終於可以抽第一口了,但是請你千萬不要迫不及待地猛烈地吸食,否則會使雪茄出現不均勻的燃燒,破壞了雪茄的味道。你應該再做短暫停留,把煙支轉動一個角度,醞釀一下情緒,輕輕地吸入一口。至於煙灰,保留一定長度的煙灰,可以保持理想的溫度和味道。上好的雪茄,煙灰大約可保持5~6釐米而不會斷裂。請你注意把握時機,最好讓煙灰自然斷裂,整齊地跌落在煙灰缸裡,而不要像抽過濾嘴香煙那樣頻頻地彈,但是也不應該讓雪茄灰掉到你的衣服上、地毯上以及寫字檯上。

  是不是有一點兒太繁瑣了?恰好相反,抽雪茄的樂趣其實就是體現在這些繁瑣的規矩、囉嗦的講究中,一個成熟男人的紳士風度也往往體現在這個從容不迫的過程中。事實上,也正是在這一系列複雜的雪茄禮儀中,才可能會不知不覺地緩解了你的壓力、改善了你的心情、延長了你的思考問題的時間。



如何抽雪茄——抽雪茄的講究

抽雪茄和紙煙不同,它有一套很講究的方法。如果你像抽紙煙一樣抽雪茄,即使叼上一支1000元的貴重貨,行內人也會鄙視你:你很有錢,但不是貴族,只是個暴發戶。
簡單地講,抽雪茄有以下基本講究:

1、確保新鮮

無論你拿到什麼雪茄,在點燃之前,把它放在耳邊,用手指捏著輕輕搖晃,若聽不到任何爆裂聲,這支雪茄就是新鮮的。雪茄煙不能太乾燥,要保持一定的溫度。

2、點燃雪茄

不要用蠟燭或汽油火機,會有異味。丁烷氣體火機尚可,最好用比手指還長的專用火柴。點燃火柴後,等數秒,讓硫磺散盡,然後,把雪茄放在火焰上方(而非中央)慢慢轉動,均勻點燃。

3、小口吸食

一大口吸會令雪茄劇烈燃燒,出現一團「火球」。而雪茄只有在穩定、緩慢燃燒時香味才最純正,所以要小口吸。另外,行內人不會經常磕走雪茄的煙灰,因為一定長度的煙灰能減少氧氣供應,保證其緩慢燃燒。

4、不吸進肺

抽雪茄到喉嚨就輕輕吐出,讓煙包圍著你,品嚐那繚繞的香氣。所以,用力噴出煙霧的傢伙也是外行!

5、自行熄滅

當雪茄吸剩1/4時,把它放在煙灰缸邊,讓它自動熄滅,不要吸到盡頭,也不要按熄,這樣會被認為是不優雅,不尊重名貴的雪茄。



紳士如何抽雪茄

  珍惜且尊重你手中的雪茄,被看作是諸多雪茄禮儀中的重要一環,南美部族的祭司最早是將雪茄當作與神溝通的靈媒,因此雪茄自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很強的儀式感。雪茄進入歐洲以後,因其獨有的魅力,很快成為了上流社會新的生活方式,於是,日漸演化出一套雪茄禮儀。

  一、抽雪茄前的環境與時間準備

  一定的環境與時間配合是雪茄禮儀的基礎,也就是說你必須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悠閒時間,以保證在不受打擾的情況下享受你的雪茄。比如一個人靜思時的獨處,好友相聚的下午茶,以及與商務夥伴緊張洽談後的輕鬆時刻。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可以保證你能充分體驗一支中等尺寸的雪茄之美,如果你手中的是一支 COHIBACANONAZO SIGLO VI,那你就要準備更多的時間。

  頻繁事件的發生,會多次中斷你的雪茄時刻,心境因受到影響而起伏,導致你無法平靜地享用,影響到抽吸的速度與力度,進而令你無法領略豐富變化著的雪茄魅力,同樣道理,在壞情緒的景況下,建議你也不要拿出你的雪茄。

  過快或過慢的雪茄時刻,都會使雪茄的風味與口感發生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可能影響到雪茄所含有的堅果、橡木、果香與泥土等香氛的流失,直接導致雪茄變得不那麼可口。以一支ROMEO NO.2為例,享用它的時間最好在55分鐘至1小時10分鐘之間。

  正式點燃雪茄之前,你還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讓雪茄得以充分發育成熟,這是因為在保濕盒或鋁管中的雪茄處在休眠期,雪茄一旦接觸空氣,就意味著進入了快速發育的過程,這個時間需要15-20分鐘,目的是去除掉雪茄的青澀,使其更加醇和。

  二、燃點雪茄的秘訣

  當你使用雪茄刀剪去雪茄帽頂時,一定要記住刀鋒必須鋒利、操作必須果斷,參差不齊的切口不但影響雪茄風味,還會導致偏火。切口的大小也要十分當心,一般為帽頂圓弧面的三分之一,切忌過大,那樣燃燒過快,口感會過分濃烈,獨特風味也會被高溫蒸發,而過小,又會令抽吸變得異常困難。

  點燃雪茄必須使用專門的雪茄打火機,即可以噴出藍色火焰的打火機,燃料為丁烷氣,汽油打火機過重的汽油味會令雪茄被瞬間污染,含硫的火柴也一樣,除非使用專業雪茄火柴。

  點燃雪茄需要時間與耐心來掌握,首先用左手的拇指握住雪茄上方,另外四個手指輕托雪茄,然後輕輕轉動,打火機的火焰均勻地接觸雪茄燃火面,當雪茄燃火面充分燃燒,圓周出現一圈細窄的黑邊時,雪茄就被點燃了。

  此時,你還需要用左手握住雪茄輕輕甩動幾下,讓雪茄中的雜質向燃火面集中。此時,請不要忘記,享用雪茄的第一口要向外吹,這是要把集中於雪茄前端的雜質去除掉。然後,你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品嚐你心愛的雪茄了。

  三、享受雪茄的基本規則

  在享受雪茄的過程中,仍然要遵守基本的規則,一是保持嘴唇的乾爽,不要讓口水打濕雪茄,否則就打破了溫度與速度的均衡,破壞了雪茄的風味。二是千萬不要圖方便,試圖將一支火柴或牙籤插入雪茄尾部,那會令你儀態盡失,且破壞雪茄的結構。

  不要在開始享受雪茄時,就動手撕去茄標,這是因為茄標是雪茄品牌的Logo,不僅是為了美觀,它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收緊茄衣,不讓茄衣因抽吸的原因脹裂。茄標應在雪茄燃燒至剩四分之一部位時撕下,以享受雪茄生命的全過程。

  手持雪茄的方式也非常講究,通常一支粗胖型的雪茄,可以用右手拇指托住雪茄、其餘四指輕按茄體。另一種常用的方法是弓起食指,拇指與中指從下方輕輕托住雪茄。

  雪茄要一口一口地抽,每一口之間,稍作幾秒停留,讓飽滿的煙體飄蕩於口腔中的各個部位,以充分感受雪茄在齒頰之間多彩各異的美味。也不要像抽香煙那樣一支接著一支不停地抽,最短的間隔也不能低於25分鐘,在品嚐第二支雪茄前,一定要用清水漱口,以免不同雪茄間相互影響。

  通常來說雪茄的茄灰越長越白,說明雪茄的品質越好,但茄灰過長可能會阻滯燃燒的通暢性,不過一定不要像對待香煙那樣彈煙灰,而是當茄灰超過2.5釐米時,可用拇指與中指、無名指、小指托住茄體,用食指輕點雪茄,茄灰會隨即掉落。

  一支雪茄燃燒到接近茄標的位置時,也就意味著雪茄生命中最華美的部分已近尾聲,再抽下去,會有辛辣的不良口感,甚至會將煙草碎片吸入口腔,此時享受雪茄的全過程宣告結束。四、完美的謝幕

  在一支雪茄生命終結的時候,它需要一個完美的謝幕。你不能像摁滅香煙那樣對待雪茄,那麼做會令雪茄發出難聞的味道,也讓雪茄像是一個肢體殘缺的孩子,令人不忍目睹。你只需將雪茄輕輕放置於雪茄缸上,在繼續閃耀光芒與散發出迷人的氣息之後,她會在短短的幾十秒裡靜靜地走過生命的最後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