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movie. 艋舺





整部片的 tone 不連貫,出現很多破壞原有劇情線的點,影像、聲音、演員方面的表現都還不錯,編劇怪怪的。最失敗的是結尾,鋪了一大段出來混何必弄到兄弟間互相砍殺的梗,應該在把蚊子拖走的地方就可以淡出上字幕了,結果反而回了一槍像是「就算是壞籤也要靠拳頭解決事情」鼓勵鬥毆的結尾,把前面醞釀老半天那種歹路不可行的氣氛破壞光光,替換成一種很幼稚的血氣方剛,不懂編劇和導演在想什麼。

前段在天台上要讓蚊子報仇的那一段,加進了非常卡漫的幻想,也完全跳 tone,就好像教父跟王牌大賤諜剪在一起,也不像追殺比爾那種從頭到尾都很認真的惡搞,反而比較像是失敗的 powerpoint 動畫,搶眼、花俏而無用。

不過中段拍得真的不錯,有拍出古惑仔的程度,對於早期台式黑道的側寫很有在地味,有表現出後面所謂「混義氣混友情不是混黑道」的意含,那種自以為屌但是不小心弄死人的莽勇反而比較能引起我的共鳴,靈魂人物應該是 geta,不然幾個拿來當招牌的男星,有的連台語都講得不輪轉,還要演活艋舺廟口的黑道第二代,真的有點難。難怪阮經天可以拿最佳男主角,語言上ok,暗示很明顯的同志情節與窩裡反的內心戲,是很具表演空間的角色,大概就像是無間道裡面的梁朝偉。

導演軋一腳的灰狼哥演過頭很多人都在講,劇情上確實需要那個角色,但話可以更少更精簡。

台灣的黑道文化特色是很好的題材,這部電影的中段也確實發揮了不少這方面的優點,但導演和編劇想呈現給觀眾的,反而好像比較偏重在兄弟之間的男性情誼上,因此導致了它奇怪的收尾,也因此限制了這部片所能帶來的深度(或許導演本身並不想要深度),兄弟的女人被人尬了,怎麼會用瞬間膠這種娘泡的方式來處理?對照一下《眼淚》,直接抓去山上挖坑埋起來拷打,或是肢體的肉搏戰都比較合理吧,枉費每個男星的身材都有練過。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note. 龔書章演講瑣記

建築師不蓋房子的時候,好像反而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之前和龔老師聊到產品設計的時候,他覺得產品是很直覺的東西。這聽在工設系的老師耳朵裡應該有點刺,那評圖時在談的那些使用性、議題的深度、觀點、情境,好像都變成唬爛一樣。所以一般非大牌的產品設計師應該是不會拿幸運餅乾來做為椅子的外型,以免因直接仿製外型而被說成缺乏深度。不過龔老師的椅子有趣的梗是在於那個擺放的基地以及擺放的方式,那兩張椅子被設定成建築式的存在,不能隨意擺放的、可能也不太好坐、零售價大概也不會太低(前後總共花了十萬才做成),屬於裝置藝術的類別,而不是產品。但有趣,在這個理由下,也沒有什麼好問的。

產品史上建築師背景的很多,從芬蘭的Alvar Aalto、丹麥的 Panton、法國的 Philip Stark、義大利的 Ettore Sottsass、Achille Castiglioni、美國的 Charles Emas、日本的鄭秀和等等,建築師做的產品跟產品設計背景出身的人做的,差在哪邊?建築師做的東西比較個人、比較不媚俗、所以比較容易超過藝術的門檻而成為經典?或者是建築人有某一套方式,讓他們做的東西更有靈氣?或者只是特例,跟個人的天才比較有關?這又是一個論文題目....

不過在這場演講中可以看出龔老師常用三兩種招數:diagram、rules、prototype。

建築史的時候就會有一堆 diagram 在講柱子的變化、教堂平面的變化;prototype像是從 Rem Koolhaas 傳承過來的針與球,加上階梯、迷宮、硯台,類比式的、圖像化的;rules 則有一種學院味,從 Le Corbusier 而來的domino系統,先點柱子再給予極自由的空間進行平面與立面的配置,或是建築生死鬥那種像是 dogma 95 的條件式設計,也讓人猜想是否跟交大最喜歡搞的數位建築有關。電腦程式最美的地方在於,規則寫得好,可以用極簡潔的方式運作極複雜的系統,並且能適應極多樣化的情境,一些設計比賽也開始把 rules 納為作品的種類之一,以策展人的身份訂規則,外包給參展人設計、執行,就好像公司高層在定設計策略、叫底下的設計師去實踐一樣,看起來是一個動嘴巴一個辛苦肝,但要靠嘴巴做設計之前,要花多少時間把事情想清楚,讓肝辛苦多少年?

建築人感覺起來比較宿命論一點,或許是因為每個案子都很長的關係,所以感知的尺度是以年來計算,對未來追求比較多的不確定性,很少聽到建築人喜歡處於太可預期的生活中,「不知道會怎樣」、「以後有機會或許會...」是建築人在言談間常出現的詞組。建築師常是個人化的,傾整個團隊之力,只為完成自己對某些事物的觀點,因此容易讓手下有「為什麼要為別人來賣命」的怨言。

建築師對業主與相關利益人的「專業」溝通能力也再次被提到,對廟公談風水而順利讓專案運行算是短暫的、易於扮演的溝通情境,對員工談設計應該怎麼做、且獲得某種凝聚的共識,則是更長期的、日久見人心的溝通挑戰。一個建築事務所推出的設計,應該是上級的意念由下級執行,還是全體同仁經反覆辯證出來的共識?當主管與員工的設計觀點無法同步時,是誰的問題?要怎麼解決?

這似乎也是韓國承孝相和他的老師金根壽之間糾葛很久的處境,no eazy way out.

龔書章和黃聲遠的差異在管理層面也可由此猜測:

黃聲遠因為不那麼確定到底怎樣才是真的對的,所以邊做邊改,全體一起藉由實際的成果,由時間檢驗到底東西像不像是對的,就算真的不對,再改就好,末端執行者因為親身參與行動,因而被這種儀式性的活動所說服,東西是用長的、蔓生的、非常有機的。但因此做出來的東西,未必是他自己真的那麼認定的,存在的原因可能是「或許這樣也沒什麼不對」。

龔書章或許會有比較多的個人主觀,所以自己執業時比較容易被員工幹譙,但是當他跳到規則制定者的時候,主觀的部份並沒有推到底,所以讓後面接手的創作者仍有極大的變化空間,因而形成某種詩詞格律的約束美學,像是詩人所形容的「帶著腳鐐跳舞」。規則的曖昧稀釋了原本的主觀成份,也成為別人想挑戰一下的遊戲,也不會落入面目可憎的處境。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note. 黃聲遠演講瑣記

所有的演講者不免都將自身的性格顯露於整體氛圍上。王小棣就是那種善於精準表現人性缺點處詼諧的導演,很擅於掌握觀眾情緒、即席表演也可以瞬間角色上身,整體是一種圓融成熟中帶著一點社會主義關環的氣氛。那麼黃聲遠的情況看來,就是在多線進行的自我質疑中彼此衝撞,有那種和資本主義對抗的骨氣,但溝通邏輯非常混亂。

有幾個點頗有趣:

1. 三個問題才回答,一次回答一個問題不是設計,一次回答三個問題就有萌發設計的可能性。

2. 建築師/設計師 一般都以為自己是對的,但是要怎麼確定自己是對的?是否有辦法確定自己是對的?如果沒有辦法確定自己是對的要怎麼辦?黃聲遠聽起來的做法,除了在做之前多方觀察他人,和很多人協調、開會以外,就是都不把設計真正做完,以便後來的人在未來有修改、補正的機會。這樣做在目前的任何體制下,或許都難免帶來麻煩,在學校會很難在評圖的時候去交待一個沒做完的設計,在社會就會面臨完工日期與違約的問題。

3. 「對業主說一套,實際上自己想一套」好像是台灣業界某種存活的潛規則。

4. 每一種互相爭辯的想法背後都有一定的價值觀,認為自己是對的,那要如何彼此做出程度上的犧牲,換取全體最大的共同利益、共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5. 黃聲遠帶有某種 Che Geevara + 卡繆《瘟疫》的男主角 的味道,一方面是用游擊隊的手法,和當權主流的資本主義價值體系做某種帶有革命心態的對抗,譬如破壞某些立意不良的都更案,另一方面在表面上又呈現一種非常自我質疑的反英雄、反確定。他並不想跟其他人保證一個所謂「正確」的結果,只願意強調自己善意的出發點,很後現代。

6. 由善念出發,覺得對的事情就要盡量去堅持,至少比較容易獲得有同樣善念者的幫助。也不是棄守自己的立場,就能夠保證羽毛不被弄髒。


google 到孫德鴻的一篇評論:給黃聲遠也是給建築人的一些話

我還是覺得以他這種玩法,不出一張帶有導覽意味的地圖,別人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去看他的東西。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movie. All about Lily Chou-Chou



岩井俊二作品。
不只一個人跟我推薦這一片,但看完實在有點想吐。

或許這也是一種功力,整部片流露出一種自溺抑鬱苦澀少年的蒼白詩意,許多場景的話面都拍得很美,就是在這些甜馨的影像間,敘述殘酷而帶有變態傾向的日本少年霸凌現象,偷竊、自慰、援交、強暴、殺人、自殺、排擠、謊言、背叛,卻也對照著少年們心目中美好的南國海灘島嶼記憶、火辣的大姊姊、gay味十足的同性情誼、對同學年輕貌美媽媽的遐想...etc. 像是一部關於少年印象的青春集錦,愉快或不愉快的回憶交結在一起。

Lily Chou-Chou 的音樂貫串全片,帶有一種日本人特別愛談的生命、死亡、存在、意圖在苦難中獲得某種輕盈的昇華,像是帶有某種靈性的呻吟,不是色情那方面的,而是是遭遇各種負面的情緒後的掙扎。

本片中的敵友關係是矛盾的,從原本最欣賞的朋友一步步改變,直到最後殺了他,那種悶的感覺有一點像是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如果擺幾個使徒進來或許就會演變成新世紀福音戰士,基本上這三者像是類似出發點得到的三種演變結果。

網路世界也出現於本片中,導演的手法做得很漂亮,字幕的方式來呈現聊天室的訊息,像是某種進行中被逐一打出的獨白,也不像王家衛那種抒情的口白,但仍準確地呈現情感的轉折,並且為最後埋下了梗。匿名的網路上以為被瞭解的心情,在現實中又再次被撕毀,因而造成很強的心裡張力。對比於台灣《刺青》裡直接拍攝電腦螢幕的手法,高下立判。

整部片的對話不多,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影像配合背景配樂來說故事,主角的內心戲可能要藉由網路聊天室那一條線才比較能被觀眾理解,現實的對話則是反映了日本少年某種沉默順從的個性。

確實是一部好片,但就像是灰色的漩渦一樣。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movie. 櫻花盛開




真的很厲害的一部電影,過了兩個禮拜還是讓人印象深刻。與其說是在追尋逝去妻子的影子,不如說是男主角在生命終點的劇烈轉折。

電影從病情的不利消息開始,但直到男主角的妻子倒下,到底是誰病危,其實都處於一種非常曖昧的狀態,在他日復一日規律、乏味、自我滿足的生活中,事事被老婆悉心照料的男主角彷彿才是病人,被瞞著自己的病情去看成年後早已疏遠的兒孫們,直到他老婆在象徵中死亡,他前往日本追逐某種幻影似的感覺。

一些尖銳的社會問題在片中都被點出來:「埋首工作的德國式父親+為了家庭拋棄年輕時代夢想的母親」在成年的子女眼中比較像是不知如何去面對的棘手難題,家庭問題造成的不親密直到死亡都無解,男主角的家庭問題困境到日本後更是被酒醉後的兒子銳利地點破;女兒的同性戀行為對保守派父母的衝擊也略為被呈現;喪偶的男主角到日本後(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去脫衣舞吧、由兩個裸女陪洗澡(但洗到哭)、無聊翻到兒子的日式a漫,日本有禮無體的特色在一種很突兀的情況下加入到全片抒情的劇情線中,或許可以說是引入了某種「以性愛填補死亡的空虛」的暗示,然而卻是無用的。

最後救贖男主角、引領他進入舞踏世界的女孩,是住在公園內的遊民,這個角色設定非常絕妙,一方面再次點出了日本遊民奇妙的生活形式(與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又擷取了日本以「女孩」作為救贖的(創作)傳統。

男主角的心路歷程從:規律的生活→被動的旅行+家庭問題的顯現→喪偶的巨大失落+家庭問題嚴重化→被舞踏女孩救贖→自我藉由舞踏與亡妻的重新聯繫。

難怪他可以拿兩座最佳男主角獎,形象的轉折超大的。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movie. 第36個故事


很像是王家衛的重慶森林+侯孝賢的咖啡時光。

其實我已經忘記咖啡時光在演什麼了,只是對於某幾個畫面有些朦朧的印象,像是電車靜靜地滑過城市的夜色,或是某個咖啡店裡靜謐的晨光。

重慶森林的對應點就清晰多了,只是我覺得旁白如果讓陳綺貞來講會更合tone一點,雷光夏(?)的聲音太冷靜了,沒有那種情緒擴散的力量,雖然她唱的配樂還ok;都是在某個街角的小店,都有怪得亂有趣味的第一女主角,都無可避免的使用男女愛情的框架,到最後也都是漂泊與守候的反轉。妹妹的角色反而成為本片獨創的破格部份,更怪、更任性、打破姊姊靜態恬靜的氣質,激發出很多很女孩的幽默感。或是說,王菲在重慶森林裡的角色被分裂成兩個人,氣質的和任性的,然後彼此錯位、互換,我猜是先有女主角的 image 才開始產生後面的劇本。

那些街訪有點畫蛇添足,應該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來表現,才不至於看起來好像公益廣告之類的;也看得出導演故意要去帶一些台灣的現象當背景:腳底按摩、躺著洗頭髮、路邊攤、計程車,感覺好像這樣拍可以比較容易申請某些宣傳台灣的獎助經費一樣。

基本上,賣的還是女孩吧,年輕、有一點怪、但漂亮、而略帶夢想的,賣的是那種小挫折與小突破的青春浪漫。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movies. 東京狂想曲







原本只是隨性的看過去,但有些片段過了幾天還是印象深刻,或許都是因為蒼井優~

第一段是由人與人間微小的摩擦、對立,到某個點之後忽然放手變成魔幻寫實,那「帶著導演夢,但放出來的影像卻讓人三條線」的梗好像在別處看過。前半段的氣氛是越來越壓抑的,一開始放入惡靈古堡的意象,被好友重逢的逗趣輕輕化解,而原本重逢的喜悅逐漸被寄居的不悅侵蝕,男女主角在東京找房子的橋段,間接顯露了中低收入的青年惡劣的生存環境,窗外的死貓、白蟻寄生的褟褟米、還有黑川紀章的中銀膠囊大樓。被拖吊的車子和公務人員的官僚則是另一層雪上加霜。最後的魔幻至少是讓化身成椅子的女主角,有機會被生活較優渥的音樂家帶走,使鏡頭能轉換到那些比較符合文藝人期待的東京印象,為前面讓人難受的氣氛解套。

有人說日本的社會就是二十年後的台灣,看到車子被拖吊還有公務員那一場,讓現在的我都很有感覺。

第二段是Mr. Merde,給人的感覺像是被錯置的現代鐘樓怪人,李歐卡霍在新橋戀人裡也用了相似形象的角色,這好像是他獨具特色的觀點,總是用這些相對於文明、都市化的髒角色,反過頭來對照出文明現代的某種荒謬性。在 Mr. Merde 被抓到前都是不錯看的,被抓到之後的收尾顯得有點在硬掰。

第三段是我覺得氣氛營造得最成功的,講宅居,畫面一出來馬上想到東尼瀧谷和村上春樹,那些規律性的潔癖、封閉性的人際,最後被送 pizza 的少女打破,然後主角終於踏出門、屋子已經被藤蔓蓋滿、屋角的腳踏車也早已生鏽、於是開始用慢跑的方式移動,太陽的熱度、人群的黏膩,為了心儀的女子在所不惜。雖然最後的地震梗有點爛,但按下love鈕的梗,尤其是蒼井優的大特寫,成就了一切。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note. 阿爾及利亞-蓋爾達耶 / Ghardaïa



source:旅。建築的走法(阿爾及利亞的蓋爾達耶,它是個連柯比意都讚不絕口的城市)
reference

阿爾及利亞跟中共極為友好,直接從台灣過去會有點麻煩,一般是從法國進去。不知如何取得簽證是最大的問題。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給台灣未來百年榮景的備忘錄 /王澤



概念


基隆-墾丁 南北直線城市

 高鐵是速度,每十~二十分鐘一站
 每站以世界各主要城市為名,並聘請該國專家來打造
 每站變成微型城市的中心,不只提供車站機能,也服務周遭區塊
 以每站週邊的空間誘使山區危險地層上的住民搬遷,並輔導就業
 靜置山區錯誤的開發,經時間由自然自我修補,成為歷史觀光景點
 每站周圍可依層級開發成商辦大樓、高層住宅、低層住宅,行程微型市鎮
 每站周圍一定區域禁止私有汽車行駛,但提供免費大眾交通工具
 利用上下雙層高鐵,上層客運下層貨運,活化基隆港與高雄港
 升級基隆港與高雄港成為科技港
 提高人口流動率:上班、出遊

西半部開發

 台中港轉型為休閒港,提供南北海洋遊艇服務
 垂直開發:依地形,生態農場、高山步道、生態觀光
 怡人的山坡可住區可穿插研究機構
 健全的世界級銀行體系、優質教育系統,吸引國外大中華區高階主管居住
 大型工廠一律轉移島外授權,島內總部專注研發設計專利
 生技農漁業的研發與授權

東半部開發

 只在西部建高鐵,保育東部的生態環境
 輔導島內航空業,改以大型直昇機作為東西交通的方式
 東半部主要交通為一般公路,直昇機配套當地節能租車
 東半部發展為別墅區
 成立深海研究部門
 深海水族館
 生態觀光

海洋開發:西部,海面上;東部,海面下
兩大經濟主力:生態觀光、智慧財產權授權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movie. 眼淚




本人竟然會到電影院去看這種無特效的劇情片,真是連自己都感到意外,一開始覺得有興趣是因為蔡振男,通常好演員會挑劇本,所以跟著好演員看電影通常不會太差,就算劇情不好也看得到演技,淺野忠信則是另一個指標。但真的觸發買票欲望的,則是破報上導演先下鄉巡演的策略,對比於艋舺鋪天蓋地的行銷活動,這種反台北的意圖讓我想藉由進場看電影來表達支持。

整部片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很不台北,場景在高雄,使用的主要語言為閩南語,觸及檳榔西施且可以穿很露(即便演員自己覺得露得不夠多)、剪進了一段頗現代風味的野台戲、點到了一些很不台北但也不那麼鄉土劇的台灣角色:游手好閒的台客、貨車司機、易動情的歐巴桑、工人階級。

但其實影片的主題是沈重的,最大的梗是那段刑求到頂罪的往事,前面看似不知所云的細節都可以收到這個點上,吸毒則是另一個子題,但老實講並不算發揮得非常完善,像是拿來填劇情的洞而已。導演確實拍出了許多段情緒,但主題卻不明顯,情緒間的連結有斷層。片尾的部份有點畫蛇添足,我覺得在美麗島站那邊就可以收黑下字幕,轉到騎摩托車唱歌固然看似為觀眾提供出電影院的好心情,但又再次模糊了本片想傳達的意念。

鄭宜農Doris 演的台妹真的好可愛yo



2010年3月5日 星期五

Ballet Preljocaj - Blanche-Neige / 台北藝術節 - 白雪公主





音效是這齣表演的一大特色,感覺起來在聲音上做得很認真。

是那種一開始會嚇觀眾的開場,緩步走出而低沉驚悚的音樂原本以為是後母,結果看她張開雙腿在地上掙扎就自然聯想到是難產的皇后。

壞後母的戲份其實很重,一開始披著漸層的紅黑斗篷帶兩隻貓妖如雷雨般上場,很有氣勢的邪惡,感覺她手裡應該是甩著皮鞭才對。壞後母變身綠髮老婦那一段也頗精彩,然後連結到最有劇情張力的毒蘋果部份,那種除之而後快的恨意在動作中表露無遺。最後也是由她穿上火熱冒煙的鞋狂舞至死來 ending.

魔鏡應該是用某種半透的布,幕後需打光才會被觀眾看到,鏡中影像是由另一組人來扮演,幕前幕後同步得很不錯,差點以為真的有鏡子。

七矮人用垂降的方式來跳舞很新鮮,好像終於算是打破了某種框架,不再受地心引力的侷限。整場看起來,這種芭蕾舞有四大元素:攀、抬、轉、滾。旋轉的部份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從一開場轉過一個背景就讓小女孩變青春女子,到後面幾乎每一場都在轉,或許可以研究一下barque/rococo 跟 ballet 的關聯性。


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concert.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





音樂一流,其他的部份就見仁見智。

原住民音樂被移植到國家音樂廳和西方交響樂團一起演出,就像是野生動物被抓到高科技動物園裡面被觀看,錯不在野生動物或高科技,而是動物園這種虛偽的存在;最慘的是那些感覺是拿來串場的影片,不像是吳米森或是陳龍男的手筆,比較像是隨便找個工讀生,用著不純熟的後製軟體和幼稚的編劇文筆拼裝出來的,加上那接近白目的拖戲powerpoint,都在讓整個參與經驗不斷打折。但單就音樂的部份來說,還是很不錯。

野生動物就是應該在山林裡,原住民音樂怎麼應該端坐在音樂廳?沒有像樣的營火和酒、沒有土地沒有風,生硬的台上台下互動,跨界的結合是很創新,但為什麼不是把整個交響樂團搬到山地鄉?以場域(主場優勢)來說,主體還是 NSO,而原住民音樂則是被消費的符號,錢不知道被誰賺走,如果可以藉此達到廣告效果在台東辦另一系列,或許就是雙贏了。

所以這是一場被「台北化」的原住民音樂會,原住民是賣點,一種新奇的、台北人所陌生的情調,然後成千上百衣冠楚楚的台北人一起手拉著手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圍著營火跳大概半小時的舞故事就結束了,那個畫面是壯觀而充滿異質混搭趣味的。

應該找一段時間親自去台東的南王部落(台東市南王里),那裡才是這一切的根源。



然後要幹譙一下國家音樂廳四樓被改壞的椅子,是因為怕後排的人把腳放到前排的椅背上嗎?椅背被加高但靠墊沒有加高,所以坐下去的時候很容易讓後腦撞上後來加高的地方。「國家」音樂廳的椅子竟然是這種水準,也太丟人現眼了吧。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film. Les amants du Pont-Neuf, 新橋戀人





Juliette Binoche 在這部片的表現非常厲害,大概是林志玲演活阿部定的那種程度,因此拿了好幾個 best actress。總覺得後面是一直可以帶著哀傷收尾,只是編劇心有不甘,拼命地想製造某種正面的最終印象。

視覺語言的梗鋪得很細緻,因此就算不明說觀眾也能體會到,譬如撕海報時眼睛的部份最後才被撕下、偷偷把錢箱挪近等,聽覺暗示的梗也很呼應,畫中拉大提琴的男孩到地鐵的大提琴聲、到地上的煙蒂與在尋找的人,打開鎮靜劑罐子的動作與下藥前的聲音。

從這片也看到很多後來的電影的梗,王家衛手持拍女子街頭狂奔、蔡明亮在街頭隨著背景音樂孤獨而甜蜜起舞的男女、鐵達尼站在船首乘風飛行;男主角的扮相直接讓我想到後來的鐘樓怪人音樂劇。而這部片上映於1991年。

片中的巴黎是很真實的,流浪漢、髒汙、無視紅綠燈的行人、脫序,19年來巴黎似乎不曾改變,La poste 的黃色箱型車、métro的紅底白字,貼磁磚一堆樓梯的地下道、貼海報的方式與框架、新凱旋門在當時已經建好、那些橋那些船一如以往。

當她的沉淪成為他的救贖時,那種關係會變得很奇怪,這又像是鐘樓怪人的脈絡了。她以為自己即將失明而墮落於街頭,斃了拋棄自己的情人,豢養一個自閉的愛慕者,彷彿沒有明天似的活著,直到聽見眼睛有救的消息,拋下愛慕者。重聚也未必是喜劇收場,不然那斷指就顯得無意義,或許兩人該一起沉入塞納河底,只是編劇顯靈,於是一起含笑航向大西洋。

去巴黎前嫌它將那裡拍得如此髒,竟讓玉女演瘋婦;回來後,這真是深入巴黎靈魂的愛情電影,比 Bertolucci 壓抑的 Last tango in Paris 更貼切,更是勝過後來一堆像是觀光局贊助的軟膩影像。


Switzerland-Germany-France,17日建築極簡旅行

[行前]

11月買1月底最便宜的機票已經不好挑,因為碰上年假前後的出國潮,最後買了雄獅開票的瑞航不同點進出(進:台北-香港-蘇黎世-巴塞爾;出:里昂-蘇黎世-香港-台北)。

因移動的距離不算遠又跨國,買國鐵票比較貴,只先買了兩張可自行印票的 TGV (Strasbourg-Paris, Paris-Lyon),其他票都現場買。

參考資料:
1. galinsky: 重要現代建築簡介,不是最新最多,但夠用。
2. TGV-europe: 不只查TGV,其他車種的班次時間也都查得到。
3. DB: 德國國鐵
4. 這次行程拍的照片


[行程]

Day.1. Taipei-Hong Kong-Zurich-Basel
Day.2. Basel-Ronchamp-Belfort
Day.3. Belfort-Strasbourg
Day.4. Strasbourg
Day.5. Strasbourg -> Baden-Baden
Day.6. Baden-Baden -> Triberg (@Schwarzwald = black-forest) -> Paris
Day.7~13. Paris
Day.14~17. Lyon


[親訪過的重要景點]
Basel: Mario Botta 的 Jean Tinguely museum(特推)、Renzo Piano 的 Fondation Beyeler、Zaha Hadid+Tadao Ando+ Frank Gehry+Alvaro Siza 的 Vitra園區。
Ronchamp: Le Corbusier 的神話,Notre-dame du Haut(宏香教堂)
Strasbourg: Notre-dame de Strasbourg, Petite France、
Baden-Baden: Friedrichsbad spa, Richard Mier 的 Museum Frieder Burda
Triberg: Schwarzwaldmuseum (黑森林博物館)
Paris: 到處,族繁不及備載。Pompidou center (Renzo Piano), pyramid of Louvre Museum (I.M.Pei), Institut du Monde Arabe (Jean Nouvel), Grand Arche de La Défense (Johan-Otto von Spreckelsen), La 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ominique Perrault), Parc de La Villette, Panthéon ...etc.
Poissy: Villa Savoye (Le Corbusier)
Lyon: 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ère, Gallo-Roman Museum, Parc de la Tête d'or
Firminy: Maison de la Culture+Saint-Pierre de Firminy (by Le Corbusier
Satolas: TGV station (by Santiago Calatrava)

[細節、問題、與檢討]

Day.1. Taipei-Hong Kong-Zurich-Basel

1. 坐12小時的飛機經濟艙是一種折磨,有帶拖鞋上去會稍微舒服一點
2. Zurich-Basel 是用瑞士國鐵的火車接駁,憑電子機票就可直接上車,不需另外買車票,進火車不驗票。我為了問票的事情錯過原本的班車,但沒關係,可以搭下一班
3. Basel 的主要語言偏德語,但法國的SNCF在此地有站(站名是Bâle),法國和瑞士的國鐵共用 Basel SBB 火車站,德鐵(DB)的在北邊,可搭大眾交通工具到達。
4. YH (Basel city) 就在 Basel SBB旁,易找,住會送一天的交通卷,可在Basel市區搭bus+tram暢行無阻
5. Vitra 嚴格說來不在 Basel,是在Weil am Rhein(過邊境後的德國小鎮),所以 Basel-Vitra 公車免費,Vitra-Basel 的公車要付錢,車上可找零。
6. Basel SBB 有旅遊諮詢處,可拿交通圖、景點圖,都算夠用,後來覺得這裡可以排個2~3天,可看之處很多。
7. Vitra 的導覽普普通通,但有參加導覽才可以進管制區,才能看到比較多的東西。在Vitra大概要放4小時以上比較愜意,附近還有不知道是不是安藤忠雄種的 Cherry Tree,春天應該很不錯。
8. Jean Tinguely museum 展的東西很逗趣(可以讓觀眾玩的拼裝機關),應該至少給2小時逛展覽。


Day.2. Basel-Ronchamp-Belfort

1. 這裡的冬天大概8點左右才有點天亮,之前都是冷黑的陰雪天,YH通常在7點半開始供餐,所以在那之前check-out會很辛苦。
2. 實際火車路線: Bâle-Mulhouse-轉車-Belfort-轉車-Ronchamp
3. Belfort YH(Residence Madrid, FJT)不好找,離火車站有一段距離,原本我想用換車的空檔先check-in放背包再去 Ronchamp,但因為再安全時間內找不到而作罷
4. 往Ronchamp要搭TER車種,班次不多,詳細的班次表可在當地火車站找到,也可以從 Paris Est 直接坐到 Belfort 再轉過來。
5. Ronchamp 是無人車站,附近鳥不生蛋,但往Notre-Dame du Haut 的指標還算清楚,大概是一段15~30 min 的山丘產業道路,不怕死的人可以把大背包丟旁邊的樹叢後藏好,門口賣票的地方有些寶可以挖
6. 餐飲店不見得會開門,最好自備預防萬一


Day.3. Belfort-Strasbourg
Day.4. Strasbourg

1. Belfort 個人覺得不需要花時間逛,Jean Nouvel 的Théâtre Granit 外觀普通,內部進不去,有點讓人失望。
2. 住 Strasbourg Ciarus,房間ok,但離火車站步行時間約30min,坐公車快不到哪裡去,公車票價單趟約1.60€。伙食c/p值普通,因為有對外營業,省錢吃法要去櫃台買餐券,不然計價方式會變貴。
3. Notre-Dame de Strasbourg 可付錢爬樓梯上頂部(非最頂),附近的La poste 可換旅支,會收手續費4.5€。Petite France 一帶很有歷史氛圍。
4. 歐洲議會好像不錯但有點遠,所以沒時間去。


Day.5. Strasbourg -> Baden-Baden

1. 在DB上面看到的票價比在tgv上看到的便宜,如果有辦法,應該全都跟DB買。同樣的距離(Strasbourg - Offerburg - Baden-Baden),拆開買比一次買貴。可先上車後補票,但要加收手續費2€。
2. Baden-Baden的地圖和公車路線可搭配google翻譯,在KVV的網站下載,當地資訊供應不夠好,自己分割列印帶去比較實在。公車到站會打字幕。火車站就有售票機,但不保證能正常運作,推薦上公車買市區一日票(24 stxxx 最便宜的票種),司機通常略通英文。
3. 當地唯一YH(Werner-Dietz-Jugendherberge Baden-Baden),下公車後沿路都有指標,白天去應該都頗好找,地點位於火車站和市區的中間,小山坡上,可付費吃午、晚餐,午餐比較好吃。
4. Friedrichsbad spa 堪稱一絕,需全裸進去,一週中有某幾天是男女混,大概16道流程,,為本地最大賣點,更有錢還可以付費在流程中接受按摩。去隔壁要穿泳衣的就遜了。底下的羅馬浴場遺址有開放時間限制,好像只開下午。在這邊至少花2小時以上。
5. 市區可逛之處很多(古城堡、美術館),此地至少花兩天以上比較夠。Baden-Baden official site
6. 原本擔心法國到德國的跨邊境火車會有問題,但其實還好,也忘記在邊境有沒有被要求檢查護照了(似乎有),基本上很平順。


Day.6. Baden-Baden -> Triberg (@Schwarzwald = black-forest) -> Paris

1. 黑森林火車路線的 起點在Offenburg,過 Triberg 之後比較有進入山區的感覺,但可能是季節不對,我只覺得像是加強版的阿里山,不覺得特別厲害,可能還是要開車走公路會比較有風景。Triberg 很觀光客,像是德國版的台灣三義,主打的瀑布不怎樣,coucou clock 功夫很厲害,但有點匠氣,Schwarzwaldmuseum 可以看到一些古怪的自動機械,還算有趣。
2. 黑森林蛋糕在從火車站走到市中心的路上會經過,英文blackforest cake就寫在招牌上,好吃與否見仁見智,2.9€一片。
3. 巴黎地鐵00:30為最末班,TGV到 Paris Est 之後一堆人開始在月台上狂奔,我後來用走的到YH,沿路還算安全。


Day.7~13. Paris

1. 前五晚住Jules Ferry,近 Republic地鐵站,交通方便;附近有很多家土耳其餐館和超市,飲食問題好解決;就是廁所浴室髒了點。不供應午晚餐。
2. 後三晚住Opps,難得有電梯,但房間牆壁漂亮但很小,附近似無超市(Gare d'Austerlitz附近有),免費提供電腦上網,交通還算方便。男女混住。
3. Navigo(以前的 Orange card)要找售票服務台買,最短期一次買一週,如果不喜歡Paris Visit 提供的優惠,還是Navigo 比較划算,通常買1~3區就很夠用(詳細網路圖。)
4. 樓梯一堆,打長時間走路者建議帶護膝去。
5. 有公廁不代表它能正常運作,商場有廁所但晚上七八點下班後就會鎖門,麥當勞大概是最穩定的,到後來一點都不覺得地鐵有屎尿味會奇怪。
6. 巴黎要看夠要花兩週以上吧,很多博物館進去要走完至少都要花一整天,鐵塔最好能找門路先買到票省排隊。
7. 從Gare d'Austerlitz的港口開始往上游有公立的遊船服務,私立的遊船導覽有些已改在Parc de La Villette上船,河港的上船位置不好認,最好預留半小時左右去找,開船的時間和地點也常變動。
8. 走在路上,尤其是草地上要特別注意腳下,很容易踩到狗屎。
9. Pompidou 旁有相對便宜的網咖,是影印店附設的
10. La poste 只有 Hotel de Ville 的那個可以換旅支,就在Hotel de ville 的建築體內,入口在旁邊,招牌不大。觀光區的 Exchange 換旅支的手續費有些快要10€。



Day.14~17. Lyon

1. 售票機只吃零錢,如果零錢不夠,一日票可跟公車司機買。
2. Lyon YH在山丘上,從vieux lyon的地鐵出來要走一段上坡才會到,但視野頗好。
3. 個人認為里昂的精華是在搭纜車上Fourvière的聖母院和羅馬遺跡+博物館,金頭公園的景色也不錯,市區的其他部份普普通通,croix-rousse 區的地道要等特定幾天有英文導覽時才適合去
4. Tourist center 在 bellecoeur 的摩天輪下,大眾化的資訊還算ok
5. Le Corbusier 在 Firminy 的那個區塊,可以從 Saint-Etienne Châteaucreux 車站轉電車到 Bellevue 搭公車直達,不懂的話可以問車站的旅遊諮詢處,bellevue 那邊有超市和麵包店可以買補給品。
6. La Tourette Monastery 最近在整修,只能看外觀,所以我就沒去了,交通不便。
7. Lyon 的 Cité International 雖然是掛 Renzo Piano 的名,但有趣之處似乎有限,基本上就是大型商辦區。
8. 從Lyon市區到Satolas,只能搭市區-機場的接駁公車到,在Part Dieu 前就可搭車
9. Hotel de ville 附近 (Rue de Romain的樣子)有一家Lonely planet 推薦的網咖,大概是台灣價位,便宜。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movie. Up in the air





好萊塢電影有一種手法是從奇妙的職業切入,shall we dance 是從遺囑律師,up in the air 則是從解僱公司,愛情都是兩者談到的議題,在本片嘲諷解僱公司時也成為極佳的軟化劑。

愛情與人際在影片中經歷一段辯證,主角找了外表成熟(白髮參差)而還算年輕的熟齡白人男性,做著超越白領西裝筆挺而收入豐厚的工作,過著單身無羈絆而享受自我的孤獨貴族生活,直到遇見另一個好似可以相匹配的女人,激情著曖昧著誤解著,甚至還說服了妹婿結婚,但結果只是像007一樣因故再次踏上孤獨的旅程。片頭那段快速剪接的打包、通關過程也都是很007的動作片拍法,這整個部份的意象也可以和西部片中,主角在夕陽時騎馬遠去的畫面連結,"I work/travel alone" 這樣的台詞也在很多帥到不行的男性電影形象中不斷出現。如果結尾是主角結婚或者就這麼定下來,或許會變成一齣徹底的喜劇,但反而會顯現出某種白雪公主式的俗氣。

對於「解僱他人」這件事的嘲諷是我覺得本片比較有創意的地方,公司甚至僱專人來解僱自己的員工,"I work for...pussies like Steve's boss who don't have the balls to sack their own employees" 如果直接翻譯成中文的話還真是髒得剛好。甚至連網路視訊裁員都出現了。專業解僱員對被解僱者描繪的各種婉轉修辭也被拿出來談,甚至做sop;這些都反映出美國社會某種務實而冷酷的職場環境,不講人情的裁員。然而問題是從未被解決的,只是讓人相對有尊嚴的被裁,或是更無情地被裁。這樣感覺又像是送行者了。最後安排了某人自殺使配角辭職,也停掉了網路裁員的發展,或許是編劇能做的最後控訴。

所以,原本篤信 hollow bag theory 且處於某種禿鷹式的職場環境的主角,歷經一段生存信念被動搖的過程,結果雖達到了1000萬英里的飛行里程目標,但帶著層次更複雜的心態繼續踏上旅程。真是頗完美的男性電影。


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Tour Effiel


Tour Effiel, originally uploaded by daliet.

法國的景點其實都帶有暴力的暗示,以 Tour Effiel 尤甚。即使它已成為巴黎或全法國的某種象徵物,但基地關係是非常衝突的,旁邊是以往巴黎古典風味的建築、廣場、庭園,水鳥棲息的池塘就在鐵塔的旁邊。然而拔地而起一座與周圍完全不相干的現代鋼鐵陽具,因強暴了視野而激怒著大眾,卻也因如此的怪異而聞名而受大眾膜拜,來巴黎觀光不登鐵塔,就好像少做了一件事,雖然排隊排半天冷得要死上去了,也沒有真的變得比較聰明或怎樣,只是享受某種短暫的、無際的、居高臨下的視野所帶來的虛榮。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轉錄] 如何抽雪茄



「你愈是專心在雪茄身上,雪茄能給你的快樂就愈多」——彼得·梅爾

  當你拿起一支雪茄,先肯定雪茄是在合適的條件下,檢查一下是不是太乾。雪茄是一種有生命的東西,需要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才能保證品質。一位老雪茄客說:一支『濕』好的雪茄,質地應該猶如勃起的陰莖,堅挺,豐滿,順滑,有些微的彈性,包葉葉脈均勻而清晰地浮起(那位老先生的那話兒有點奇怪)。從理論上說,雪茄需要保存在「雙70」的條件下,即:相對濕度應該調節在70%左右,溫度應該控制在70華氏度(大約20℃左右)。如果保存得當,據說有些在卡斯特羅取得政權 (1959年) 之前的雪茄依然保持著絕佳的風味和口感。


  拿起雪茄,你首先面臨一個剪口的問題。剪口的基本就是不要破壞茄衣(WRAPPER)。手工雪茄的首端(牌子的一端)是封閉的,你得用雪茄剪把這個密封頭剪一個切口,才能吸食。剪切的尺寸和力度,全靠你自己把握了 ——一般來說,切口的直徑應該掌握在雪茄主幹直徑的3/4。

  點火時享受雪茄的正式開始,最重要是避免雪茄點燃得不平均。點火的時候,橫著拿住雪茄湊近火苗,緩緩地旋轉一週,把雪茄預熱一下;然後再靠近火苗(你可以選擇放進嘴,但要保持雪茄橫放),讓它從邊緣至中央均勻地燃燒。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一面點一面吸,會吸入雜氣和熱流。

相反,你現在倒是應該輕輕反吹兩口,為的是驅除點煙時吸入的雜氣和熱流。待驅除雜氣和熱流之後,最好再稍事片刻,讓味道穩定一下,平衡一下。現在你終於可以抽第一口了,但是請你千萬不要迫不及待地猛烈地吸食,否則會使雪茄出現不均勻的燃燒,破壞了雪茄的味道。你應該再做短暫停留,把煙支轉動一個角度,醞釀一下情緒,輕輕地吸入一口。至於煙灰,保留一定長度的煙灰,可以保持理想的溫度和味道。上好的雪茄,煙灰大約可保持5~6釐米而不會斷裂。請你注意把握時機,最好讓煙灰自然斷裂,整齊地跌落在煙灰缸裡,而不要像抽過濾嘴香煙那樣頻頻地彈,但是也不應該讓雪茄灰掉到你的衣服上、地毯上以及寫字檯上。

  是不是有一點兒太繁瑣了?恰好相反,抽雪茄的樂趣其實就是體現在這些繁瑣的規矩、囉嗦的講究中,一個成熟男人的紳士風度也往往體現在這個從容不迫的過程中。事實上,也正是在這一系列複雜的雪茄禮儀中,才可能會不知不覺地緩解了你的壓力、改善了你的心情、延長了你的思考問題的時間。



如何抽雪茄——抽雪茄的講究

抽雪茄和紙煙不同,它有一套很講究的方法。如果你像抽紙煙一樣抽雪茄,即使叼上一支1000元的貴重貨,行內人也會鄙視你:你很有錢,但不是貴族,只是個暴發戶。
簡單地講,抽雪茄有以下基本講究:

1、確保新鮮

無論你拿到什麼雪茄,在點燃之前,把它放在耳邊,用手指捏著輕輕搖晃,若聽不到任何爆裂聲,這支雪茄就是新鮮的。雪茄煙不能太乾燥,要保持一定的溫度。

2、點燃雪茄

不要用蠟燭或汽油火機,會有異味。丁烷氣體火機尚可,最好用比手指還長的專用火柴。點燃火柴後,等數秒,讓硫磺散盡,然後,把雪茄放在火焰上方(而非中央)慢慢轉動,均勻點燃。

3、小口吸食

一大口吸會令雪茄劇烈燃燒,出現一團「火球」。而雪茄只有在穩定、緩慢燃燒時香味才最純正,所以要小口吸。另外,行內人不會經常磕走雪茄的煙灰,因為一定長度的煙灰能減少氧氣供應,保證其緩慢燃燒。

4、不吸進肺

抽雪茄到喉嚨就輕輕吐出,讓煙包圍著你,品嚐那繚繞的香氣。所以,用力噴出煙霧的傢伙也是外行!

5、自行熄滅

當雪茄吸剩1/4時,把它放在煙灰缸邊,讓它自動熄滅,不要吸到盡頭,也不要按熄,這樣會被認為是不優雅,不尊重名貴的雪茄。



紳士如何抽雪茄

  珍惜且尊重你手中的雪茄,被看作是諸多雪茄禮儀中的重要一環,南美部族的祭司最早是將雪茄當作與神溝通的靈媒,因此雪茄自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很強的儀式感。雪茄進入歐洲以後,因其獨有的魅力,很快成為了上流社會新的生活方式,於是,日漸演化出一套雪茄禮儀。

  一、抽雪茄前的環境與時間準備

  一定的環境與時間配合是雪茄禮儀的基礎,也就是說你必須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悠閒時間,以保證在不受打擾的情況下享受你的雪茄。比如一個人靜思時的獨處,好友相聚的下午茶,以及與商務夥伴緊張洽談後的輕鬆時刻。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可以保證你能充分體驗一支中等尺寸的雪茄之美,如果你手中的是一支 COHIBACANONAZO SIGLO VI,那你就要準備更多的時間。

  頻繁事件的發生,會多次中斷你的雪茄時刻,心境因受到影響而起伏,導致你無法平靜地享用,影響到抽吸的速度與力度,進而令你無法領略豐富變化著的雪茄魅力,同樣道理,在壞情緒的景況下,建議你也不要拿出你的雪茄。

  過快或過慢的雪茄時刻,都會使雪茄的風味與口感發生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可能影響到雪茄所含有的堅果、橡木、果香與泥土等香氛的流失,直接導致雪茄變得不那麼可口。以一支ROMEO NO.2為例,享用它的時間最好在55分鐘至1小時10分鐘之間。

  正式點燃雪茄之前,你還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讓雪茄得以充分發育成熟,這是因為在保濕盒或鋁管中的雪茄處在休眠期,雪茄一旦接觸空氣,就意味著進入了快速發育的過程,這個時間需要15-20分鐘,目的是去除掉雪茄的青澀,使其更加醇和。

  二、燃點雪茄的秘訣

  當你使用雪茄刀剪去雪茄帽頂時,一定要記住刀鋒必須鋒利、操作必須果斷,參差不齊的切口不但影響雪茄風味,還會導致偏火。切口的大小也要十分當心,一般為帽頂圓弧面的三分之一,切忌過大,那樣燃燒過快,口感會過分濃烈,獨特風味也會被高溫蒸發,而過小,又會令抽吸變得異常困難。

  點燃雪茄必須使用專門的雪茄打火機,即可以噴出藍色火焰的打火機,燃料為丁烷氣,汽油打火機過重的汽油味會令雪茄被瞬間污染,含硫的火柴也一樣,除非使用專業雪茄火柴。

  點燃雪茄需要時間與耐心來掌握,首先用左手的拇指握住雪茄上方,另外四個手指輕托雪茄,然後輕輕轉動,打火機的火焰均勻地接觸雪茄燃火面,當雪茄燃火面充分燃燒,圓周出現一圈細窄的黑邊時,雪茄就被點燃了。

  此時,你還需要用左手握住雪茄輕輕甩動幾下,讓雪茄中的雜質向燃火面集中。此時,請不要忘記,享用雪茄的第一口要向外吹,這是要把集中於雪茄前端的雜質去除掉。然後,你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品嚐你心愛的雪茄了。

  三、享受雪茄的基本規則

  在享受雪茄的過程中,仍然要遵守基本的規則,一是保持嘴唇的乾爽,不要讓口水打濕雪茄,否則就打破了溫度與速度的均衡,破壞了雪茄的風味。二是千萬不要圖方便,試圖將一支火柴或牙籤插入雪茄尾部,那會令你儀態盡失,且破壞雪茄的結構。

  不要在開始享受雪茄時,就動手撕去茄標,這是因為茄標是雪茄品牌的Logo,不僅是為了美觀,它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收緊茄衣,不讓茄衣因抽吸的原因脹裂。茄標應在雪茄燃燒至剩四分之一部位時撕下,以享受雪茄生命的全過程。

  手持雪茄的方式也非常講究,通常一支粗胖型的雪茄,可以用右手拇指托住雪茄、其餘四指輕按茄體。另一種常用的方法是弓起食指,拇指與中指從下方輕輕托住雪茄。

  雪茄要一口一口地抽,每一口之間,稍作幾秒停留,讓飽滿的煙體飄蕩於口腔中的各個部位,以充分感受雪茄在齒頰之間多彩各異的美味。也不要像抽香煙那樣一支接著一支不停地抽,最短的間隔也不能低於25分鐘,在品嚐第二支雪茄前,一定要用清水漱口,以免不同雪茄間相互影響。

  通常來說雪茄的茄灰越長越白,說明雪茄的品質越好,但茄灰過長可能會阻滯燃燒的通暢性,不過一定不要像對待香煙那樣彈煙灰,而是當茄灰超過2.5釐米時,可用拇指與中指、無名指、小指托住茄體,用食指輕點雪茄,茄灰會隨即掉落。

  一支雪茄燃燒到接近茄標的位置時,也就意味著雪茄生命中最華美的部分已近尾聲,再抽下去,會有辛辣的不良口感,甚至會將煙草碎片吸入口腔,此時享受雪茄的全過程宣告結束。四、完美的謝幕

  在一支雪茄生命終結的時候,它需要一個完美的謝幕。你不能像摁滅香煙那樣對待雪茄,那麼做會令雪茄發出難聞的味道,也讓雪茄像是一個肢體殘缺的孩子,令人不忍目睹。你只需將雪茄輕輕放置於雪茄缸上,在繼續閃耀光芒與散發出迷人的氣息之後,她會在短短的幾十秒裡靜靜地走過生命的最後時刻。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轉載] 百大好片片單 by盧非易 政大廣電系教授



1. CHARLIE CHAPLIN, "THE KID", "THE GOLD RUSH", "CITY LIGHT", "THE GREAT DICTATOR", "MODERN TIME" 卓別林 , 尋子遇仙記 淘金記 城市之光 大獨裁者 摩登時代

2. EISENSTEIN'S "OCTOBER: 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 "THE BATTLESHIP POTEMKIN" 艾森斯坦 , 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 波坦金戰艦

3. PUDOVKIN'S "MOTHER" 普多夫金 , 母親

4. VERTOV'S "THE MAN WITH CAMERA" 維多夫 , 持攝影機的人

5. ROBERT WIENE'S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羅勃韋恩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6. FRITZ LANG'S "METROPOLIS" 佛列茲 朗 , 大都會

7. JEAN RENOIR'S "THE GRAND ILLUSION", "RULES OF THE GAME"尚 雷諾 , 大幻影 遊戲規則

8. JEAN VIGO'S "ZERO FOR CONDUCT", "L'ATALANTE" 尚 維果 , 操行零分 亞特蘭大號

9. JOHN GRIERSON'S "NIGHT MAIL" 約翰.葛里爾森 , 夜郵

10. VON STERNBERG'S "THE BLUE ANGEL" 馮 史登堡 , 藍天使

11. JOHN FORD'S "STAGECOACH" 約翰 福特 , 驛馬車

12. HOWARD HAWKS' "RED RIVERS", "THE BIG SLEEP" (RAYMOND CHANDLER) 霍華 霍克斯 , 紅河谷 大眠

13. ORSON WELLES' "CITIZEN KANE", "TOUCH OF EVIL" 奧森 威爾斯 大國民 歷劫佳人

14. DE SICA'S "BICYCLE THIEF", "UMBERTO D", "SHOES SHINE" 狄西嘉 , 單車失竊記 風燭淚 擦鞋童

15. VISCONTI'S "ROCCO E I SUOI FRATELLI" 維斯康提 ,洛可兄弟Rocco and his brothers

16. ROSSELLINI'S "OPEN CITY" 羅塞里尼 , 不設防城市

17. MINNELLI'S "GIGI", "AN AMERICAN IN PARIS" Vincente Minnelli 文生明尼利 , 金粉世界 花都舞影

18. ELIA KAZAN'S "ON THE WATERFRONT", "EAST OF EDEN" 伊力 卡山 , 岸上風雲 天倫夢覺

19. NICHOLAS RAY'S "REBEL WITHOUT A CAUSE" 尼可拉斯雷 , 養子不教誰知過

20. TRUFFAUT'S "400 BLOWS", "DAY FOR NIGHT" 楚浮 , 四百擊 日以作夜

21. GODARD'S "BREATHLESS", "A MARRIED WOMAN" 高達 , 斷了氣 已婚女人

22. CHABROL'S "THE COUSINS", "BLUEBEARD" 夏布洛 表兄弟 Landru(此為法文原片名)(1963年)

23. ANAIN RESNAI'S "HIROSHIMA MON AMOUR", "LAST YEAR IN MARIENBAD" 亞倫 雷奈 , 廣島之戀 去年在馬倫巴

24. INGMAR BERGMAN'S "WILD STRWBERRY", "CRY AND WHISPER" 英格瑪 柏格曼 , 野草莓 哭泣與耳語

25. SATYAJIRAY'S "APU TRILOGY" 薩雅吉雷 , 阿普三部曲

26. FELLINI'S "8 1/2", "LA DOLCE VITA" 費里尼 , 八又二分之一 甜蜜生活

27. ANTONIONI'S "BLOW UP", "THE RED DESERT" 安東尼奧尼 , 春光乍洩(另一譯為"放大") 紅色沙漠

28. BERTOLUCCI'S "THE CONFORMIST", "1900" 貝托魯齊 , 同流者 1900

29. TAVIANI BROTHER'S "PADRE PADRONE" 巴歐樓.塔維亞尼(Paolo Taviani)維托利歐.塔維亞尼(vittorio Taviani), 我父,我主

30. OLMI'S "TREE OF THE WOODEN CLOGS" 艾芒諾 歐米 , 木鞋(屐)樹

31. PASOLINI'S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帕索里尼 , 馬太福音

32. SCHLONDORFF'S "THE TIM DRUM" 索朗多夫 , 錫鼓(另一譯為"鐵皮鼓")

33. FASSBINDER'S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法斯賓達 , 瑪麗布朗的婚姻

34. HERZOG'S "AGUIRRE: THE WRATH OF GOD" 荷索 , 天譴

35. WERDERS'S "WINGS OF DESIRE", "PARIS TEXAS" 文 溫德斯 , 慾望之翼 巴黎德州

36. LINDSAY ANDERSON'S "IF...." 林賽 安德森 , 假如

37. TONY RICHARDSON'S "TOM JONES" 東尼 李察森 , 湯姆瓊斯

38. KAREL REISZ'S "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卡萊賴茲,年少莫輕狂

39. JOHN SCHLESINGER'S "SUNDAY, BLOODY SUNDAY" 約翰 史勒辛格 , 血腥星期天

40. STANLEY KUBRICK "A CLOCKWORK ORANGE", "BARRY LYNDON", "2001" 庫柏力克 , 發條橘子 亂世兒女 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41. RIDLEY SCOTT "BLADE RUNNER", "ALLIEN" 雷利 史考特 , 銀翼殺手 異形

42. JAMES CAMERON "TERMINATOR"詹姆斯 科麥隆 , 魔鬼終結者

43. MILOS FORMAN'S " THE LOVES OF A BLONDE "米洛斯 福曼 , 金髮女郎之戀

44. JIRI MENZEL'S "CLOSELY WATCHED TRAIN"依利 曼佐 , 嚴密監視的列車

45. POLANSKI'S "KNIFE IN THE WATER" 波蘭斯基 , 水中刀

46. JANCSO'S "THE RED AND THE WHITE" 揚秋 , 紅與白("紅軍與白軍")

47. GLAUBER ROCHA'S "BLACK GOD, WHITE EVIL" 羅加 , 黑色上帝白色魔鬼(1964年)

48. BUNUEL "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布紐爾 , 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

49. T. G. ALEA'S "MEMORIES OF UNDERDEVELOPMENT" 阿里(Tomas Gutierrez Alea) , 低度開發的回憶

50. HUMBERTO SOLAS'S "LUCIA" 索拉斯 , 露西亞

51. ANGER'S "FIREWORKS", WARHOL'S "THE BAD" Kenneth Anger(20min)(1947年) Andy Warhol's Bad (complete title)(1977年)

52. ARTHUR PENN'S "BONNIE AND CLYDE" 亞瑟 潘 , 我倆沒有明天

53. SIDNEY LUMET'S "NETWORK" 薛尼盧梅 , 螢光幕後

54. MARTIN SCORSESE'S "TAXI DRIVER", "RAGING BULL" 馬丁 史柯西斯 , 計程車司機 蠻牛

55. DENNIS HOPPER'S "EASY RIDER" 丹尼斯霍柏 , 逍遙騎士

56. F. COPPOLA'S "THE GODFATHER", "APOCALYPSE NOW" 柯波拉 教父 現代啟示錄

57. SPIELBERG'S "E.T.", "SCHINDELER'S LIST" 史匹柏 外星人 辛德勒的名單

58. ROBERT ALTMAN'S "M.A.S.H.", "SHORT CUT" 勞勃阿特曼 外科醫生 銀色.性.男女

59. WOODY ALLEN'S "MANHATTAN", "ANNIE HALL", "INTERIORS" 伍迪愛倫 , 曼哈頓 安妮霍爾 我心深處

60. ALAN PAKULA'S "KLUTE", 艾倫派庫拉 , 柳巷芳草

61. SYDNEY PULLACK'S "OUT OF AFRICA" 薛尼波拉克 , 遠離非洲

62. 沈西苓 "十字街頭"
63. 袁木之 "馬路天使"
64. 吳永剛 "神女"
65. 孫瑜 "小玩意"
66. 費穆 "小城之春"
67. 李翰祥 "喜怒哀樂","梁山伯與祝英台","武松"
68. 侯孝賢 "悲情城市","戲夢人生","海上花","童年往事","好男好女"
69. 楊德昌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海灘的一天"
70. 蔡明亮 "愛情萬歲","青少年挪吒"
71. 王小棣 "我的神經病"
72. 張作驥 "黑暗之光"
73. 王家衛 "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春光乍現","花樣年華"
74. 許鞍華 "小姐撞到正","女人四十"
75. 關錦鵬 "胭脂扣","阮玲玉"
76. 徐克 "電線桿有鬼","倩女幽魂","笑傲江湖","上海之夜"
77. 吳宇森 "英雄本色","變臉"
78. 杜琪峰 "威龍闖天關","江湖傳說"
79. 張藝謀 "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大紅燈籠高高掛"
80. 田壯壯 "盜馬賊","藍風箏"
81. 韓剛 "葛老爺子"
82. 盧貝松 "終極追殺令"、"霹靂煞"、"第五元素"
83. 阿巴斯 "何處是我朋友家","橄欖樹下的情人"
84. 安哲洛普洛斯 "霧中風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85. 拉斯逢提爾 "醫院風雲"
86. 溝口健二 “雨月物語“
87. 黑澤明 “七武士“、“羅生門“、“夢“
88. 小津安二郎 “早安“、“東京故事“、“浮草“、“秋刀魚之味“
89. 相米慎二“颱風俱樂部"
90. 欶使河原 “夏日士兵“
91. 大島渚 “新宿小偷日記“
92. 市川崑 “細雪“、“楢山節考“
93. 成瀨已喜男 “妻如薔薇“,“勞動的一家“
94. 森田芳光 “家族遊戲“、“從今而後“
95. 伊丹十三 “葬禮“、“蒲公英“
96. 北野武 "花火","奏鳴曲"
97. 黑澤清 "人間合格"
98. 宮崎駿“神隱少女“、“魔女宅急便“
99. 高佃勳“螢火蟲之墓“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movie. 飲食男女





之前沒有特別注意,原來李安走的是電影的後搖滾路線,一開始都緩飄鋪陳,到中後段才開始放爆點,最後郎雄的大表白實在是夠經典,很有梗。

這算是目前印象中第一部看到由中國菜出發的飲食電影,片頭一整串準備的動作、食材的選擇、處理,或許這也是亞洲地區尚未陷入食品工業侵略的原因之一:對吃很講究。

老朱是五星級大廚,有三個女兒,反映著三種不同的女性,一開始所暗示的角色性格到後面都一一翻盤是本片的主要技倆:最年輕單純的小女兒因為懷孕反而是最早嫁出去的;原本清教徒色彩濃厚的、壓抑保守當老師的大女兒,到後來反而表現得最叛逆,用穿裙子跨坐在體育老師的fzr上來加強這一轉變;原本看似最犀利叛逆女強人的二女兒反而放棄外調阿姆斯特丹的機會,像是接下父親的棒子;最帥的是老朱自己,跟女兒的同學來了一段忘年之戀,最後還拍出還讓對方懷孕的鏡頭。

人際事件的荒謬性則像是本片劇情的指導原則,觀眾原本以為的,到後來都不是那樣,少女間讓其中一個的追求者喜歡上自己,則是另一個屢試不爽的老梗,好像在一一裡也出現過。

飲食只是本片的形式、裝飾,男女大慾的錯綜才是背後在談的。

「飲食男女,人之大慾,不想也難。」

movie. Food Inc.





如同以往,這種具有爭議性的影片沒在台灣上映,印象中之前的麥胖報告不到一週就下片。即便如此,在美國牛肉傾銷台灣引發較廣泛的爭議後,這部2008年的影片可以幫助消費者更瞭解發生於美國的「食品工業」危機。食品『工業』可以多驚悚?看了就知道。

簡單做一個 summary:

1. 由於飼養方法的問題,美國食品工業模式製造的牛肉,比傳統的牛肉更容易引起致命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中毒,也更容易造成狂牛病等,對人類造成巨大危害的潛在疾病。而大規模工業化的食品製造模式,不僅對人們實用的肉類產生衛生上的不良影響,菠菜等植物也發生過被致命病菌污染的案例,也就是說:不要以為吃素就沒事。

2. 美國的玉米生產工業鏈是問題的根源之一,不僅牽扯到原本應該吃草的牛因為被飼以玉米而造成牛胃中的大腸桿菌產生致命突變,還扯出食品工業與美國政治圈的掛勾黑幕以至於毫無監管機制可言,更可以指出美國因政商勾結生產的大量玉米傾銷他國造成的失業問題以及經濟衰退。

3. 在美國,基因改造過的大豆被法院裁定擁有專利權,就跟微軟對 windows 系列有專利權一樣,而專利權被獨占,農民幾乎完全受制於大公司,基因改造食品甚至未來用複製生物製造的肉類都很可能對人類的健康以及自然界的平衡造成巨大威脅。

4. 片中拍攝那些肉類被製造的過程,也就是一隻雞、豬或牛,從出生、成長到被屠宰、包裝、銷售,會讓人感覺到,可能跟中國所謂的黑心工廠製造的差不多。

5. 消費者最好的對策:選擇本地生產的有機食材。讓那些看似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充滿危機的食品被市場機制淘汰。



小結:看來,台灣的食物好像不只比大陸安全,還比美國安全。消基會應該為這部片搞個巡迴放映之類的。